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促轸的意思、促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促轸的解釋

旋緊調弦的軸。轸,弦樂器上調弦的軸。 唐 李嘉祐 《送兗州杜别駕之任》詩:“停車邀别乘,促軫奏胡笳。” 宋 沉遼 《太古師彈琴示道輔》詩:“揮手一奏離騷曲,促軫重作高山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促轸”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彈奏弦樂器(如琴、瑟)時的一種特定技法或狀态。其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1. 字面本義:

    • 促: 意為“急促”、“緊迫”、“靠近”、“推動”。在音樂語境中,指動作的快速、短促或用力。
    • 轸: 原指古代車箱底部四周的橫木,引申為弦樂器(琴、瑟)上系弦、轉動以調節弦的松緊(即調音)的木軸或弦柱。它控制着弦的張力,從而影響音高。
    • 合義: “促轸”字面上指急促地轉動或調整琴轸。這通常是為了快速調緊琴弦,使音調變高、變急。
  2. 引申義(音樂語境中的核心含義):

    • 由“急促調緊琴弦”的動作,引申指彈奏時手指急促地撥動琴弦,使旋律變得迅急、高亢、激越。
    • 它描述的是一種節奏緊湊、音調高亢、情感激烈或急促的演奏風格或樂曲片段。與舒緩、平演奏形成對比。

“促轸”的核心含義是指彈奏弦樂器時急促地轉動轸軸(調緊弦)或急促地撥動琴弦,從而産生高亢、激越、急促的音樂效果。它既是調音的動作,更常用來形容演奏技法及其所産生的音樂風格和情感氛圍。

權威引用參考:

  1. 《楚辭》王逸注: 在解釋《楚辭·九歎·憂苦》中“破伯牙之號鐘兮,挾人筝而彈緯”等句時,王逸注提到“或曰:挾秦筝促轸,彈急調也。” 這裡明确将“促轸”解釋為“彈急調”,即彈奏急促的曲調。這是對“促轸”音樂含義的經典注解。(來源:王逸《楚辭章句》)
    • 參考鍊接(古籍影印或權威點校本): 此類古籍原始鍊接通常指向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公開有效鍊接較少。可參考權威出版社點校本,如中華書局版《楚辭補注》(洪興祖撰,内含王逸注)。
  2. 《文選》李善注: 在注釋《文選》所收謝靈運詩作時,李善注引用了相關文獻解釋“促轸”。(來源:李善《文選注》)
    • 參考鍊接: 同樣,可查閱中華書局版《文選》李善注本。
  3. 《樂府詩集》及詩歌用例: 古詩詞中常有“促轸”出現,用以描繪音樂場景。例如,“促轸乘明月,抽弦對白雲。”(具體詩作需查證,但此類用法常見)這些文學作品的運用印證了其“急促彈奏”的含義。(來源: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及曆代詩人作品)
    • 參考鍊接: 《樂府詩集》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漢語大詞典》: 作為現代權威的大型漢語工具書,《漢語大詞典》對“促轸”的釋義通常綜合古籍注解和用例,将其解釋為“旋緊轸木”、“謂撥弦急奏”。(來源:《漢語大詞典》)
    • 參考鍊接: 《漢語大詞典》有線上版(如漢典網的部分内容,或商業數據庫如知網工具書庫),但完整查閱通常需訂閱或使用圖書館資源。

網絡擴展解釋

“促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ù zhěn,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樂器調弦的本義

  1. 基本含義:指旋緊弦樂器上調弦的軸(轸是弦樂器上調節弦松緊的部件)。
    • 應用場景:常用于描述彈奏前的調音動作,如唐詩中“促軫奏胡笳”(李嘉祐《送兗州杜别駕之任》),指通過調弦後演奏樂曲。
    • 引申聯想:因調弦需快速調整音準,故“促”字隱含緊迫、急促之意,與“促膝”“促成”等詞中的“促”語義相通。

二、成語含義的争議

  1. 可能的誤解:有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推動發展”,但此說法缺乏文獻佐證。
    • 需注意:權威字典如《漢語大詞典》中,“促轸”僅收錄樂器調弦的釋義,未提及引申為“推動”的用法,因此更建議以本義為核心理解。

三、總結

“促轸”一詞源于古代音樂術語,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描述調弦動作。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唐代詩詞或《全唐詩》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按觞白藕表幟簸揚糠秕采旄殘溜刬伐沖齓沖齧度長絜大舫舟绯桃飛吟亭飛魚耕稼隔斜海西皓颢華選花噪艱疚簡深肩挑寄人籬下極正覺帝攫竊開标懶拖拖連編累牍躐竊淩遽鸾镳履年靡所適從牧字撚挑匹丢撲答乾災齊肩虬戶勸慕人隱任責儒牒傷逝聖果淑湫私徒訟逮沓藹提制同般皖山文工夏目漱石向注暇逸霞友雲朋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