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蒲且的意思、蒲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蒲且的解釋

人名。相傳是古代善于射鳥的人。《列子·湯問》:“ 蒲且子 之弋也,弱弓纖繳,乘風振之,連雙鶬於青雲之際,用心專,動手均也。” 張湛 注:“ 蒲且子 ,古善弋射者。” 明 張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論》:“鴻鵠之未孚也,可俯而窺也,及其翺翔浮雲,雖 蒲且 之巧,弗能加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蒲且”是古代傳說中一位善于射鳥的人物,其名字多見于典籍與詩詞中。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蒲且(拼音:pú qiě)是古代擅長射箭的人,尤其以射鳥技藝聞名。據《列子·湯問》記載,他使用“弱弓纖繳”(輕便的弓箭和細絲繩),能借助風力精準射中高空中的飛鳥,展現了“用心專,動手均”的專注技巧。

  2. 文獻出處

    • 最早見于《淮南子·覽冥》和《列子·湯問》。張湛在《列子》注中明确提到:“蒲且子,古善弋射者”,印證其射術高超。
    • 明代張居正《人主保身以保民論》也以蒲且為例,形容其射技之精妙,連高飛的鴻鹄亦難逃脫。
  3. 文學引用
    後代文人常以“蒲且”象征高超的技藝或借喻難以企及的目标。例如:

    • 宋代文天祥:“海陵若也容羁客,賸買菰蒲且寄居”;
    • 清代屈大均:“蒲且彎長弓,風胡操龍泉”。
  4. 其他說明
    部分資料(如)提到“蒲且”可能為複姓,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撐,主流仍視為特指善射者。

總結來看,“蒲且”是一個承載古代射藝文化的符號化人物,其形象通過典籍與詩詞得以流傳,成為技藝精湛的典型代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蒲且》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蒲且》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其意思是“僅僅”或“隻是”。它常用來表示某種情況或狀态的局限性,強調事物的特定性和獨特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蒲且》由“艹”、“田”、“一”、“丶”組成,其中“艹”為草字頭部首,表示與植物相關的意思;“田”為田字底部首,表示與土地、農業相關的意思;“一”和“丶”為橫、點兩個筆畫。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蒲且》最早見于《後漢書·皇後紀》中,用來形容劉子骥的一首詩:“一念蒲且九轉丸,不合流年換酒盞。”這裡的“蒲且”意為“隻是”。後來,這個詞逐漸被人們采用并廣泛應用于文學作品和日常口語中。

繁體

《蒲且》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蒲且”,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蒲且》的部首“艹”和“田”形象更像是對這兩個字的字義進行了描繪,而不是現在的組合字形。字形不斷演變,才逐漸形成了現在的組合形式。

例句

1. 我蒲且一個人生活,也覺得挺好的。

2. 這個事情蒲且是為了鍛煉自己,沒有其他目的。

3. 他在聚會上蒲且吃了幾口飯,就匆匆離開了。

組詞

蒲且并不常用于構成其他詞語,它通常作為一個詞語獨立存在。

近義詞

近義詞:“隻是”、“僅僅”

反義詞

反義詞:“不僅僅”、“不隻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