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失度的意思、失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失度的解釋

(1).謂失去分寸。《管子·内業》:“忿怒之失度,乃為之圖。” 尹知章 注:“若忿怒過度,則常圖而去之。”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八:“古之誡者,但恐湎淫失度爾。”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 萬曆 後作小題文字,有諧謔失度,浮艷不雅者。” 孫犁 《澹定集·與友人論傳記》:“當然,年代久遠,也容易傳聞異詞,毀譽失度。”

(2).猶言失去法度。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治家》:“ 梁 孝元 世,有中書舍人,治家失度,而過嚴刻。”

(3).失态。 漢 班固 《西都賦》:“舍櫺檻而卻倚,若颠墜而復稽。魂怳怳以失度,巡迴塗而下低。”《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貴妃﹞冠髮散亂,語言失度,錯呼聖上為郎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失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失去恰當的度量或分寸”,具體可從以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失去分寸
    指言行舉止超過或未達適當标準,導緻失衡。例如情緒失控時“忿怒失度”,或舉止浮誇“諧謔失度”。該義項強調對“度”的把握,常見于批評或警示場景。

  2. 失去法度
    用于描述違背規則或制度的行為,如《顔氏家訓》提到“治家失度”指家庭管理過于嚴苛,屬于廣義的社會規範偏離。

  3. 失态
    指因情緒波動導緻儀态失常,例如社交場合的失禮行為。

二、使用場景與示例

三、相關詞彙

四、補充說明

“度”在此處包含行為準則與心理界限雙重含義。把握“度”需結合情境,如《管子》主張通過“圖”(規劃)避免忿怒失度,體現古人對自我調控的重視。

如需更詳細文獻用例,可參考《漢語辭海》或《玉壺清話》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失度的意思

失度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失去了度量,即失去了分寸和掌握尺度的能力。形容人的行為超過了適當的界限,失去了適度和合理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失度的拆分部首為廣(左邊部分),而右邊的部分則是剩餘部分。

失度的總筆畫數為9畫,廣部為3畫。

來源

失度一詞最早來源于《論語·述而》:“丘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曰:‘是故去之若何?’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斯時而已矣。’曰:‘左!’弗勝也。‘右!’弗勝也。‘攝齊!’未勝也。‘維何?’擊磬而歌曰:
‘失度,靡時,維委……’”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當時孔子提出了一個學問的問題,丘說的回答是:以人為标準,而不是以外界的諸多因素為标準,要時刻掌握尺度。因此,詞語失度便由此而來。

繁體

失度的繁體字為「失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失度的古漢字寫法為「垂頭」。

例句

他的行為完全失度,讓人難以接受。

組詞

失度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

反義詞

與失度相對的反義詞包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