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憐寬緩。《北史·古弼傳》:“行百餘裡而 弼 表至,曰:‘今秋穀懸黃,麻菽布野……乞賜矜緩,使得收載。’”
“矜緩”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jīn huǎn,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如下:
“矜緩”指哀憐寬緩,即對某事或某人表現出憐憫并給予寬限、緩和處理的态度。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常見于請求寬限的語境中。
《北史·古弼傳》中記載:“行百餘裡而弼表至,曰:‘今秋穀懸黃,麻菽布野……乞賜矜緩,使得收載。’”
此處“矜緩”指古弼請求朝廷憐憫百姓農忙,暫緩征調人力,允許民衆完成秋收。
矜(jīn):
緩(huǎn):
“矜緩”結合了情感(憐憫)與行動(寬緩),常用于古代公文或請求中,強調因同情而采取寬容措施。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北史》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矜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謙虛謹慎、從容不迫的樣子。
矜字的部首為矢,緩字的部首為缶。
矜字的筆畫數為5畫,緩字的筆畫數為11畫。
矜緩兩個字分别來源于《周易·大象》。《周易·大象》中有句話:矜我獨緩,多所畏避。這裡的矜緩意指謹慎小心、慎重行事的态度。後來,人們用矜緩這個詞來形容人的言行态度。
矜緩的繁體字寫作矜緩。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矜字和緩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矜字的古字形為䖵字,緩字的古字形為兒,表示一個人放慢步伐的樣子。
他處事矜緩,不輕易決定。
謙矜、從容緩和、緩慢、謹慎、小心。
謹慎、慎重、小心。
急躁、急迫、草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