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屍居的意思、屍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屍居的解釋

(1).謂安居而無為。《莊子·天運》:“然則人固有屍居而龍見,雷聲而淵默,發動如天地者乎?” 成玄英 疏:“言至人其處也若死屍之安居。”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是以君子恭己,不恤乎莫與;至人屍居,心遺乎毀譽。”《新五代史·一行傳·張薦明》:“道也者,妙萬物而為言,得其極者,屍居袵席之間可以治天下也。”

(2).指居位而不盡職。 宋 歐陽修 《送韓子華》詩:“諫垣屍居職業廢,朝事汲汲勞精神。” 清 包世臣 《<東海記>傳奇叙》:“然亦安知其非逆料屍居者之聽必不聰,而不忍以純白之身,見辱伍伯,為此自承耶!”

(3).見“ 屍居餘氣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屍居"的漢語詞典釋義

"屍居"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如屍體般靜止而居",引申為無為而治、虛靜無為的狀态。具體解析如下:

  1. 本義與字源

    • "屍" 指古代祭祀時代表神靈或祖先端坐受祭的活人(後演變為神主牌位),需保持靜止肅穆;"居" 意為停留、處所。
    • 合稱"屍居" 形容如受祭者般靜默端坐、無所行動的狀态,強調極緻的虛靜無為。
  2. 典籍中的哲學引申

    道家典籍賦予其深層内涵,尤見于《莊子》:

    "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莊子·在宥》)

    意指聖人看似靜默如屍,實則精神如龍騰般活躍;表面沉靜如深淵,卻蘊含雷霆般的感召力。此處以"屍居"喻指統治者不幹預自然、順應天道而達到的至高境界。

  3. 曆史用例與語境

    • 《史記·李斯列傳》以"屍居祿位" 批判官員居高位卻庸碌無為。
    • 唐代成玄英注《莊子》釋:"寂泊不動,如屍之居",強調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4. 現代用法與關聯詞

    現代漢語中,"屍居"極少單用,多見于成語"屍居餘氣"(形容人暮氣沉沉,僅存微弱氣息),或學術語境中讨論道家思想時引用古籍原句。

權威參考來源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為典籍名稱及注疏版本;現代詞典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線上版。)

網絡擴展解釋

“屍居”是一個漢語成語,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及擴展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安居而無為
    指人看似如屍體般靜止不動,實則蘊含深沉的智慧或力量。這一含義源自《莊子·天運》,形容至人雖表面靜默如屍,卻能如龍顯現般洞察萬物,動靜之間契合天地規律。例如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而治”,強調内在修為而非外在行動。

  2. 居位而不盡職
    多用于批評官員或身居要職者空占職位卻不履行職責,類似“屍位素餐”。北宋歐陽修在《送韓子華》中以“諫垣屍居職業廢”諷刺谏官失職。


二、延伸與關聯


“屍居”通過“屍體般靜止”的意象,既表達深藏不露的哲思,也暗含對失職行為的諷刺,需結合語境理解其褒貶傾向。

别人正在浏覽...

薄片本富步庑忏度長禀觇視朝旭成性寵贻此風不可長當方調舉疊層二朝廷風燭殘年關決歸過顧況谷那胡部會剿蠖屈不伸旌捷旗金罂寄生香決戰開後門扣劍犁轭離房賃書溜跑蒙保密揭弭忘摸拓逆人劈破玉愆序千張青鞋青樾鼽荼任戰三夫之對善弱紳帶深交神眇收沒曙天嘶聲溲浡屯備我家午歲響震失色遐深洗兵牧馬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