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贊揚。 漢 徐幹 《中論·譴交》:“更相歎揚,疊為表裡。”
“歎揚”是一個文言色彩較重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tàn yáng 釋義:指對人或事物表示稱贊、褒揚。由表示贊美的"歎"與表傳播的"揚"組合而成,強調通過感歎方式傳播贊美之意。
二、經典出處 源自東漢徐幹《中論·譴交》:"更相歎揚,疊為表裡。"(人們互相稱贊宣揚,形成表裡呼應的局面)
三、用法特征
四、現代延伸 在當代多拆解使用,如"令人贊歎的成就""廣為傳揚的事迹",但作為固定組合時仍保留原義。例如:"學界歎揚其突破性研究成果"。
該詞屬于書面雅語,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適配性。如需更多古籍用例,可查閱《中論》相關研究文獻。
歎揚是一個常用的詞彙,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贊揚和稱頌。它主要用來形容對某人的成就、品質或表現等方面的肯定和贊美。
歎揚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又(右邊部首)和7畫。
歎揚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鹿鳴之什·義務》中的一句詩:“重耳受命,能揚其身。”其中“揚”即為歎揚一詞的來源。
歎揚的繁體字是「歎揚」。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歎揚可以以一種更簡化的方式寫作「歎」。
1. 對于他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現,我們不禁要為他歎揚一番。
2. 她的才華和勤奮使得别人紛紛歎揚她的成就。
3. 這位演員因為出色的表演而受到了觀衆們的歎揚。
歎揚可以通過與其他詞彙組合而成新詞,如:歎揚聲、歎揚詞、歎揚之辭等。
近義詞包括稱贊、贊揚、歌頌等,它們都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肯定贊美。
反義詞可以是責備、指責、诟病等,與歎揚相對,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