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扬。 汉 徐干 《中论·谴交》:“更相叹扬,迭为表里。”
“叹扬”是一个文言色彩较重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拼音:tàn yáng 释义:指对人或事物表示称赞、褒扬。由表示赞美的"叹"与表传播的"扬"组合而成,强调通过感叹方式传播赞美之意。
二、经典出处 源自东汉徐干《中论·谴交》:"更相叹扬,迭为表里。"(人们互相称赞宣扬,形成表里呼应的局面)
三、用法特征
四、现代延伸 在当代多拆解使用,如"令人赞叹的成就""广为传扬的事迹",但作为固定组合时仍保留原义。例如:"学界叹扬其突破性研究成果"。
该词属于书面雅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适配性。如需更多古籍用例,可查阅《中论》相关研究文献。
叹扬是一个常用的词汇,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赞扬和称颂。它主要用来形容对某人的成就、品质或表现等方面的肯定和赞美。
叹扬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又(右边部首)和7画。
叹扬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义务》中的一句诗:“重耳受命,能扬其身。”其中“扬”即为叹扬一词的来源。
叹扬的繁体字是「歎揚」。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叹扬可以以一种更简化的方式写作「歎」。
1. 对于他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我们不禁要为他叹扬一番。
2. 她的才华和勤奋使得别人纷纷叹扬她的成就。
3. 这位演员因为出色的表演而受到了观众们的叹扬。
叹扬可以通过与其他词汇组合而成新词,如:叹扬声、叹扬词、叹扬之辞等。
近义词包括称赞、赞扬、歌颂等,它们都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肯定赞美。
反义词可以是责备、指责、诟病等,与叹扬相对,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