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濾酒。《南史·隱逸傳上·陶潛》:“郡将候 潛 ,逢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著之。” 明 王世貞 《瞻美弟授太醫院幕職同歸至江口而别占一歌為贈》:“有冠不必挂神武,留作漉酒歸 江 東。”
“漉酒”是漢語詞彙,指對未過濾的酒進行加工,以去除雜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漉”指液體滲透或過濾,“漉酒”即濾酒,特指古代将新釀的酒通過工具(如葛巾、竹篾)過濾雜質的過程。例如陶淵明曾用頭巾濾酒,後稱“葛巾漉酒”。
現代可引申為去蕪存菁的象征,比喻篩選信息或淨化思想。
王世貞《瞻美弟授太醫院幕職》中“留作漉酒歸江東”,即以漉酒表達歸隱意象。
可通過《南史》《陶淵明傳》等古籍查閱更多典故,或參考漢語詞典了解字詞演變。
《漉酒》這個詞常用于形容酒清澈透明,沒有雜質的狀态。漉,指的是過濾或篩除雜質的動作,酒則是指酒液。
《漉酒》的拆分部首是氵(水字旁)和酉(酒字旁),氵表示"水"的意思,酉表示"酒"的意思。它總共有11個筆畫。
《漉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經》中的《大雅·生民》篇中。在這篇詩中,有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其中的"修我戈矛"一句,原文就用到了"漉酒"一詞。繁體字為「濾酒」。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是不斷變化的,包括《漉酒》的寫法也有所變化。根據《字林修飾》記載,古代《漉酒》的寫法為「淥㤣」。
1. 他輕輕地倒出一杯漉酒,透明的酒液映射出了夕陽的餘晖。
2. 他的手藝了得,漉酒篩出的酒清澈透明,散發着濃郁的香氣。
3. 這家酒莊的漉酒工藝非常獨特,隻用天然材料釀造,口感純正。
1. 濾清酒
2. 過濾器
3. 澄澈
4. 純淨
1. 濾酒:指通過濾材将酒液中的固體雜質去除,使其更加清澈。
2. 淨酒:意指清澈無比的酒液,沒有混濁的痕迹。
渾濁:與漉酒相對,形容酒液不清,有雜質或混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