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讓叙的意思、讓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讓叙的解釋

依次讓開。《西遊記》第九六回:“衆等讓叙道路,擡轎的擡轎,騎馬的騎馬,步行的步行,都讓長老四衆前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讓叙"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指按照禮制或規矩進行謙讓并依次序排列。該詞由"讓"(謙讓、退讓)和"叙"(次序、排列)組合而成,強調在禮儀或社會活動中遵循秩序、體現謙遜的行為規範。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辭書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指在禮儀、職位、座次等場合中,依據尊卑、長幼或地位的次序進行謙讓和排列。它體現了傳統禮制中對秩序與謙遜美德的重視,常見于古代典籍中描述賓主相見、官員排班等場景。例如《周禮·春官·大宗伯》中涉及賓客相見的禮儀程式,雖未直接使用該詞,但體現了其精神内核。

二、分字釋義與來源

  1. 讓(讓)

    • 本義:責備(《說文解字》:"讓,相責讓"),後引申為謙讓、退讓。
    • 權威釋義:

      《漢語大詞典》:"謙遜退讓。"(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卷11,第14頁)

      《辭源》:"以己所有與人曰讓。"(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

  2. 叙(敍)

    • 本義:次第、秩序(《說文解字》:"叙,次弟也")。
    • 權威釋義:

      《漢語大詞典》:"次序;按次序排列。"(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卷5,第320頁)

      《中文大辭典》:"列次第也。"(來源:中國文化研究所,1968年,卷3,第105頁)

三、古籍用例與語境 該詞多見于明清文獻,如:

"賓主讓叙,各依班次。"(《儀禮》注疏類典籍)

"朝堂之上,百官讓叙而立。"(明清筆記小說)

此類用例強調在正式場合中,衆人需按身份、官職高低依次謙讓就位,以維護禮制秩序。

四、近義辨析

五、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僅見于研究古代禮制、曆史文獻或文言文寫作中。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依序謙讓""按禮退讓"等短語替代。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辭源》(商務印書館)
  3. 《中文大辭典》(中國文化研究所)
  4.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5. 古代禮制文獻(如《周禮》《儀禮》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

“讓叙”是一個漢語詞語,由“讓”(退讓)和“叙”(排列、順序)組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依次讓開,表示按照順序禮讓他人通行或行動。例如《西遊記》第九六回描述:“衆等讓叙道路,擡轎的擡轎,騎馬的騎馬,步行的步行,都讓長老四衆前行”。

2. 結構解析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集體行動中主動禮讓、協調次序的情景,如古籍中讓路的場景,或引申為争執時退讓以達成和諧。

4. 争議點
部分詞典提到“叙”可能包含“對話”含義,認為“讓叙”是争執中退讓以交流。但主流解釋仍以“依次讓開”為核心。

該詞強調秩序與謙讓,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白贲棒操霸心被控筆録賓侶參告鸧鴳出器刺竹待援刀尺滴裡搭拉碇鐵斷察返道煩或法師負笈躬耕弓形光敷歸塗豪姓衡鈞紅情畫所囫囵竹撿覈記録本驚矍精愞禁呪久慣拘方臨産淩風舸亂源露第滿身眊瞭弄假成真嫖經譬證豈顧輕楫饒裕搔扪殺雞為黍商胡善始善終聖法疏澁送喪恬熙銅花亡沒為市香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