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柽樹脂。《重修政和證類本草·木下·赤柽木》:“赤檉木,無毒……其木中脂,一名檉乳。”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柽柳》:“檉乳,即脂汁……治金瘡。”參見“ 檉柳 ”。
柽乳是柽柳科植物(如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分泌的樹脂,其名稱來源于“赤柽樹脂”的簡稱。以下是具體解釋:
詞義解析
藥用功效
傳統醫學中,柽乳主要用于治療金瘡(金屬利器造成的創傷),可外敷或與其他藥材配伍使用。明代《本草綱目》明确記載其止血愈傷的作用。
别名與文獻記載
别稱“赤柽脂”,最早見于宋代《重修政和證類本草》,并被後世醫書沿用。
提示:現代對柽乳的研究較少,如需藥用建議咨詢中醫師。
《柽乳》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恢恢寬大的胸懷。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每個字都有各自的意義和構造。下面将逐一介紹。
詞語《柽乳》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木字旁和月字旁。其中,木字旁象征木材或物體的形狀,月字旁則表示與月亮相關的意義。
根據筆畫的計算,字頭的“柽”字包含了9畫,而“乳”字包含了7畫。
《柽乳》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這本古代漢字字典中。它代表了中國古代文人的胸懷之寬廣,也是文學中常用的形容詞之一。
在繁體字中,柽乳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代,柽乳的寫法與現代的稍有不同。具體來說,在古代,“柽”字的下部用單豎線表示,字頭則添加了冠部,有如帽子般的形狀;而“乳”字的上部則是兩點相連,而不是現代的線段。
以下是一些示例,以幫助您更好地理解《柽乳》這個詞:
他心胸柽乳,能夠容納各種不同觀點。
她的舉止得體,洋溢着柽乳之氣。
與柽乳相關的一些組詞有:柽心胸、柽大雅量等。
與柽乳相近的意思可以用以下詞語來表達:胸懷、寬廣、廣博等。
與柽乳相反意義的詞可以有:狹窄、狹隘、狹小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