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談客的意思、談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談客的解釋

(1).說客。《三國志·蜀志·簡雍傳》:“ 先主 至 荊州 , 雍 與 麋竺 、 孫乾 同為從事中郎,常為談客,往來使命。”

(2).清談之客。《晉書·劉惔傳》:“以 惔 雅善言理, 簡文帝 初作相,與 王濛 并為談客,俱蒙上賓禮。”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何晏 為吏部尚書,有位望,時談客盈坐。”《南史·袁粲傳》:“﹝ 袁粲 ﹞閑居高卧,一無所接。談客文士,所見不過一兩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談客(tán kè)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化深度的曆史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善辯之士

    指口才出衆、擅長遊說或清談之人。如《世說新語》載魏晉名士以清談為雅事,此類人物被稱為“談客” 。

  2. 說客的代稱

    古代指受委托勸說他人接受某項主張的使者,近于“說客”(shuì kè),常見于史書。如《三國志》中諸葛亮遣談客遊說孫權抗曹 。

  3. 閑聊的訪客(方言義)

    部分地區引申指閑談的客人,強調社交屬性,如“今日談客盈門”。


二、字源與構詞解析


三、文化語境中的用例

  1. 魏晉風度的象征

    六朝時期,“談客”常與玄學清談關聯,如《晉書》載謝安“每清言,座中談客無不屈” 。

  2. 政治謀略的實踐者

    戰國縱橫家、三國謀士均以談客身份周旋于諸侯間,其言辭直接影響政局(參考《戰國策》案例) 。

  3. 文學形象的投射

    古典小說如《三國演義》中,魯肅、鄧芝等均被塑造為典型談客形象 。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M]. 中華書局, 2011.
  3. 許慎. 《說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4.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M].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0.
  5. 餘英時. 《中國隱士文化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論及談客與名士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談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曆史語境和現代用法兩個層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說客
    指以言辭遊說他人、完成使命或調解事務的人,常見于政治或外交場景。例如《三國志·蜀志·簡雍傳》記載,簡雍曾作為“談客”往來于荊州,負責外交溝通()。

  2. 清談之客
    特指魏晉時期崇尚玄學、擅長哲理辯論的文人群體。這類人注重抽象思辨而非實務,如《世說新語》描述何晏任吏部尚書時“談客盈坐”,可見當時清談風氣之盛()。

二、延伸與演變

三、辨析要點

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其褒貶:古代作為“說客”多含中性或褒義,而“清談之客”在後期逐漸帶有貶義,如“清談誤國”的批評。現代用法中則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實際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案鞫寶藍鞭驅陳王赤龍崇崛抽替從行榱棟崩折大叫喚登下敵虜隊率耳韻翻蘇縫隙浮杯梗棘各自姑婆號名換變翚飛誨示火鏡見遺交軍極口項斯即命糾約硁硁之愚老丈樂此不疲雷咆李唐留美飂叔安亂搞麻列美姐泯亡泡茶佩印頻頻告捷千金劍潛英切中驅寒生物戰詩集傳視寝拾襲衰暮夙根停閣瓦甂聞風蚊首烏煙瘴氣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