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硁硁之愚的意思、硁硁之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硁硁之愚的解釋

硁硁:淺陋而又固執的樣子。堅持自己看法的謙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硁硁之愚”是一個謙辭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二、出處與典故
源自《論語·憲問》:孔子在衛國擊磬,挑擔人評價其樂聲“硁硁乎莫己知也”,暗指孔子固執于無人理解的抱負。

三、用法特點

四、近義表達
可替換為“硁硁之見”(強調見解而非謙辭)。

五、示例
“先生高論,實有大才,非硁硁之愚的我可以比呀!”(自謙觀點淺薄)。


注:該成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書面或傳統文化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硁硁之愚

《硁硁之愚》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愚笨無知。該成語的拆分部首為石和斤,共有19筆。其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外篇·勸學》這篇古代文獻。

在繁體中,該成語的寫法為「硻硻之愚」。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硁」是由「石」和「更」組成,代表着堅硬或堅固的石頭。而「硁硁」則表示非常堅硬或遲鈍的意思。在古代,人們常用堅硬的石頭來形容愚笨和頑固的特征。

以下是一個例句:

他愚不可及,真是個硁硁之愚。

一些與「硁硁之愚」相關的組詞包括:

1. 硁硁猶可辯:指愚蠢的人盡管常犯錯誤,但有時也能通過一些簡單的辯解來推卸責任。

2. 硁硁固守:形容人固執堅持自己的錯誤,不肯改變。

3. 不淺之談:指有深度和見識的談話,與「硁硁之愚」相對。

與「硁硁之愚」意義相近的詞語有:

1. 愚笨:意思是愚昧無知,不明事理。

2. 愚昧:表示知識淺薄,缺乏見識和經驗。

與「硁硁之愚」意義相反的詞語有:

1. 智慧:表示聰明睿智,富有智力。

2. 聰明:形容思維敏捷,反應迅速。

通過以上的解釋,我們了解到「硁硁之愚」是一個用來形容愚笨無知的成語,它源自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可以通過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來進一步理解和運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