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登記與削除。猶增減。《周禮·夏官·司士》:“掌羣臣之版,以治其政令,歲登下其損益之數。”《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由生齒以上,皆書於版……歲登下其死生。” 鄭玄 注:“登,上也;版,今戶籍也;下,猶去也。每歲更著生去死。” 孫诒讓 正義:“此登下猶言增減。”
(2).上下;升降。《周禮·考工記序》:“六尺有六寸之輪,軹崇三尺有三寸也,加軫與轐焉,四尺也。人長八尺,登下以為節。” 明 徐昭慶 《考工記通》:“登下,謂登車下車也。人長八尺,軫轐得人之半,故升降以此為節,而得其宜也。”
(3).猶豐歉。《逸周書·大聚》:“立祭祀與歲穀登下厚薄,此為德教。” 孔晁 注:“登下,隨穀豐儉也。”
“登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登”單獨使用時,還有“記載”“谷物成熟”等含義(如“五谷豐登”),可輔助理解“登下”中“登”的語義基礎。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及注疏,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逸周書》等原始文獻。
《登下》是一個漢字詞語,含有動詞和方位副詞的意思。具體解釋為:向下或跨過某個高度較低的地方,以便站在那裡。
《登下》的部首是“白字底”,拆分部分依次為“癶”和“刂”,總計4個筆畫。
《登下》作為漢字詞語,是由基本漢字組合而成的。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登下」。
在古代漢字書寫方式中,漢字《登下》也有一種古老的長方形筆畫排布風格。具體的字形可以參考字帖或古代文獻。
1. 他小心翼翼地走過那根樹枝,登下了對面的山坡。
2. 孩子們爬到樹上,然後小心地登下來。
組成《登下》的漢字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成許多詞語,如:下坡、登山、下河、登樓等。
與《登下》意義相近的詞語有:爬下、踏過、越過、下降等。
與《登下》意義相反的詞語有:爬上、攀登、飛升、向上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