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約的意思、糾約的詳細解釋
糾約的解釋
糾合約集。 清 夏燮 《中西紀事·粵東要撫》:“十二月十五日, 英 人糾約漢奸,乘坐多船,直逼 虎門 外之 沙角炮臺 。”
詞語分解
- 糾的解釋 糾 (糾) ū 纏繞:糾纏。糾紛。 矯正:糾偏。糾正。 集合(含貶義):糾合。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約的解釋 約 (約) ē 繩子。 拘束,限制:約束。約法。制約。約定俗成。 共同議定的要遵守的條款:立約。條約。契約。 事先說定:約見。約會。 邀請:約請。約集。 節儉:節約。儉約。 簡要,簡單:由博返約。簡約
網絡擴展解釋
“糾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綜合搜索結果可作以下解釋:
1.基本含義
- 糾合約集:指聚集、聯合或召集人員。例如,清代文獻《中西紀事·粵東要撫》中提到“英人糾約漢奸”,即指英國人聯合或召集漢奸行動。
- 糾正與約束:部分資料提到“糾”有矯正錯誤之意,“約”指約束行為,因此“糾約”可引申為糾正錯誤并規範行為。
2.字義拆解
- 糾:包含多重含義,如“纏繞”“集合”(如“糾合”)“糾正”(如“糾偏”)。
- 約:可指“約定”“邀請”或“約束”,如“條約”“制約”。
3.使用場景
-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人員或勢力的聯合行動,如軍事、政治事件中的集結。
- 現代語境:較少使用,若出現則可能偏向“糾正與約束”的抽象含義。
4.注意事項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生僻,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例如,在“糾約盟友”中偏向“集合”,而“糾約行為”可能指規範約束。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左傳》等古籍用例,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來源7)。
網絡擴展解釋二
《糾約》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纟”和“約”,共有13畫。
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的象形文字。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紅繩或繩索常用來表示約束或團結,因此“糾”表示糾正、糾纏、調和的意思,“約”表示約定、規定、許諾的含義。結合一起,“糾約”表示通過約定或規定解決問題或達成共識的行為。
在繁體字中,該詞的寫法為「糾約」。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會有一些差異。根據古代字典和文獻記載,該詞的古漢字寫法為「糸亅夬決缺犬月」。
以下是一個例句:我們需要遵守糾約的規定,以确保公平和正義。
與《糾約》相關的組詞包括糾正、糾纏、糾紛等。
近義詞可能包括條約、協議、契約等詞語。
相反,反義詞可能包括自由、放任、破例等詞語。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