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糖果的意思、糖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糖果的解釋

[sweet;sweetmeat;candy;bonbon] 以砂糖、葡萄糖或饴糖為主要原料,也可同時加入油脂、乳制品、膠體、果仁、香料、食用色素等制成的一種甜味食品,由于原料與加工方法不同,品種極多

詳細解釋

用食糖或饴糖為主要原料,加入油脂、乳制品、果仁、香料等制成的食品。《孽海花》第三十回:“桌上擺着一盤精巧糖果,一雙 康熙 五彩的茶缸。” 冰心 《去國·最後的安息》:“每天出去的時候,必是帶些餅幹糖果,或是自己玩過的東西,送給 翠兒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糖果在漢語中泛指以糖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甜味食品,通常添加香料、色素或果料等輔料,具有固态、半固态或凝膠狀形态。以下是詳細釋義及權威來源參考:

一、基本釋義

  1. 糖制食品

    指用食糖(如蔗糖、麥芽糖)或糖漿為主料,經熬煮、冷卻、成型等工藝制成的甜味零食。其核心特征為“甜味” 與“固态可食用”,區别于液态糖水或調味糖漿。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1276頁。

    參考鍊接:現代漢語詞典線上版(注:此為商務印書館官網,需訂閱查閱完整詞條)

  2. 曆史演變

    古稱“饴”“饧”,最早見于《說文解字》:“饴,米糵煎也”,指用麥芽熬制的糖塊。唐宋時期蔗糖普及後,“糖果”逐漸成為甜食統稱。來源:王力《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05年,第153頁。

    參考鍊接:《說文解字》線上檢索


二、分類與特征

  1. 常見類型

    • 硬質糖:如水果硬糖、薄荷糖,質地堅硬,含糖量高(參考《食品科學概論》,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軟質糖:包括奶糖、棉花糖,口感綿軟,常含乳制品或膠體(來源:國家标準GB/T 31120-2014《糖果分類》)。
    • 巧克力糖:以可可脂為基礎,如夾心巧克力(參考《巧克力與糖果工藝學》,化學工業出版社)。
  2. 文化象征

    在民俗中象征喜慶與祝福,常見于婚禮、春節(例:傳統“喜糖”)。來源:《中華民俗大觀》,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


三、權威文獻佐證


四、延伸說明

“糖果”在方言中亦作“糖塊”“糖粒子”,但現代漢語以“糖果”為規範詞。其詞義邊界明确,不包括蜜餞、糕點等含糖食品,凸顯“獨立糖體” 的核心屬性(參考《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網絡擴展解釋

糖果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糖果是以砂糖、葡萄糖或饴糖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甜味食品,通過添加油脂、乳制品、果仁、香料等輔料,結合不同加工工藝制成多樣化品種。其核心特征是甜味屬性與固态食品形态。

二、制作與分類

  1. 基礎原料:糖類(砂糖/葡萄糖/饴糖)
  2. 可選添加物:油脂(如巧克力)、乳制品(奶糖)、膠體(軟糖)、果仁(花生糖)、食用色素等
  3. 常見類型:
    • 按質地:硬糖、軟糖、膠姆糖
    • 按成分:牛奶糖、巧克力糖、水果糖

三、語言表達

英文對應詞為candy(美式)或sweet(英式),專業術語中bonbon 特指夾心糖果。例如:"She offered me a candy with hazelnut filling."(她給了我一顆榛子夾心糖)

四、特殊語境含義

在非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糖果可能象征甜蜜愛情或幸福生活(如情人節贈禮場景),但此屬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查看完整分類或生産工藝細節,可參考食品工業相關标準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

白鹽背巷褊衣膘息波波猖勃長闊承總地節堆花方德反手風樹負固不賓附葭鞏殿工時拐良為娼圜抱混成禍難堅利蛟布交對及齡聚頭扇寇賈烈文綟绶龍竹謾生毛薛門橹妙然冥鴻磨杵成針沒矢謀臣武将逆耳利行缥清娉會褰帏起忏秦地清制秦舞陽染惹入泮騷體商亭盛介神珠是須首尾共濟速忌訴冤天祿閣烏愛錫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