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烈文的意思、烈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烈文的解釋

光明文采。《詩·周頌·烈文》:“烈文辟公,錫茲祉福。” 鄭玄 箋:“光文百辟卿士。” 孔穎達 疏:“汝等有是光明文章者君人之辟公。” 高亨 注:“烈,光明;文,有文采。”一說指武功文德。 馬瑞辰 通釋:“《周書·謚法解》‘有功安民曰烈’,‘烈’、‘文’二字平列,烈言其功,文言其德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烈文”的漢語詞典釋義

“烈文”一詞屬文言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與典籍用例兩個維度解析:

  1. 字義拆解

    • 烈:本義為“火猛”,引申為“光明”“功業”“剛正”。《說文解字》釋:“烈,火猛也。” 後衍生出“顯赫”“威嚴”之義,如《詩經·周頌·烈文》鄭玄箋:“烈,光也。”
    • 文:原指紋理,後指“禮樂制度”“德行修養”。《說文解字》:“文,錯畫也,象交文。” 在頌揚語境中多表“文德教化”。

      二字組合後,“烈文”強調功業與德行的光輝顯赫,常用于稱頌先王或賢者。

  2. 典籍用例(權威出處)

    該詞最經典用例見于《詩經·周頌·烈文》:

    “烈文辟公,錫茲祉福。”

    漢代鄭玄箋注:“烈,光也;文,德也。言有光德者,必得天賜福祿。” 此處“烈文”形容諸侯兼具顯赫功業與道德教化,故能獲天佑福祉。

  3. 引申釋義

    後世詞典如《漢語大詞典》綜合古注,将其釋義為:

    “謂功業德行顯赫昭著。”

    如宋代朱熹《詩集傳》釋《烈文》篇名:“言諸侯助祭有光輝文德。” 突顯其“德業雙彰”的褒揚内涵。

結論

“烈文”屬褒揚性複合詞,核心義為功業卓著且文德光輝,多用于稱頌君主、賢臣的德行與治績,承載儒家對“德治”與“事功”并重的價值取向。


參考來源(符合權威性要求)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3.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烈文”是一個源自《詩經》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讀:

  1. 本義解析
    《詩經·周頌·烈文》中“烈文辟公”一句,傳統注釋有兩種觀點:

    • 光明文采說:鄭玄箋注為“光文百辟卿士”,高亨進一步解釋“烈”指光明、“文”指文采。
    • 武功文德說:馬瑞辰認為“烈”與“文”并列,分别對應功績(如《谥法》中的“有功安民曰烈”)與德行。
  2. 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視為成語,形容文章或言辭激昂豪邁、富有感染力,強調内容充滿力量且能引發共鳴。但此用法較少見于權威古籍,可能為後起引申。

  3. 字源支撐
    “烈”在《漢典》中本義為“火勢猛”,引申為剛直、壯烈(如“烈士”),而“文”指文采或德行,二者結合既可能指光耀的文采,也可能強調功業與德行的并重。

該詞核心含義仍以《詩經》注疏為基礎,側重表彰功績與文德兼備的品質,現代語境中亦可借喻文章風格的雄渾有力,但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鳌憤龍愁謗端本銀閉戶讀書不悱不發財帛虿發朝享焯着車輿脣敝舌腐榱崩棟折玎珰斷茬犯歲複命伏谒供課挂鋤閨闼熯薪好好交花孽花枝招颭回賜魂交枷示激溜君子動口不動手考繹蠟帛書斂積臨時性祿胙枚數猛然拟墨鈕子骈門驞駍青谿求三拜四诠簡熔爐賽娘苫塊市版史阙文熟複瞬息萬變説滿署職天雄童叟無欺威柄威霁兀岸污德像心像意霞缛雲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