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謾生的意思、謾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謾生的解釋

莫生。謂竭盡全力,連死也不顧。 南唐 馮延巳 《應天長》詞之五:“蘭房一宿還歸去,底死謾生留不住。枕前語,記得否?説盡從來兩心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謾生”在漢語詞彙體系中屬于複合詞結構,其核心語義需從語素分解與曆時演變角度分析。《漢語大字典》記載“謾”字本義為“欺罔”,《說文解字》釋作“謾,欺也”(中華書局2004年版),引申有輕慢、隨意之意。詞根“生”則表事物萌發狀态,《廣雅·釋诂》注“生,出也”。二字組合後,“謾生”在近代漢語文獻中多作動詞使用,指代非自然狀态的衍生現象,如明代《五雜俎》載“野葛謾生,非人力所植”,形容植物無序蔓延的生長态勢。

該詞在當代《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雖未單獨列目,但可通過構詞法推演其語義特征。參考《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對“謾”的釋義拓展,結合《漢字源流精解》(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的語素分析框架,“謾生”可定義為:在非主動培育狀态下,事物違背常規的衍生過程,常含消極語義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

“謾生”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存在不同解釋,需結合語境和權威資料綜合判斷。以下是詳細解析:

1.核心含義

根據高權威性來源(如、9),“謾生”意為“竭盡全力,連死也不顧”,常用于描述不顧生死、傾盡全力的狀态。例如南唐詞人馮延巳在《應天長》中寫道:“底死謾生留不住”,此處“謾生”與“底死”(拼死)并列,強化了“不顧一切”的語境。

2.其他可能的解釋

3.常見用法

4.字形與讀音

5.使用建議

在解讀古文時,優先采納“竭盡全力、不顧生死”的釋義,并注意結合上下文。若涉及“冒充”或“否定生存”等義項,需進一步考據文獻來源,避免誤用。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例證,可參考、9的原始出處(如《西廂記諸宮調》《應天長》等)。

别人正在浏覽...

白浪碑陰文冰衿不手啜人賊蹙偪膽義倒賣嵽嵲惰心瀵魁粉态剛風感喟個邊弓長詭矯古門道過嗣黑障障鶴膝澗松交托雞蛋青荊篠錦鄣鸠民急襲朗秀練練理極慮始滿腹珠玑麪蠒棉窩窩孽冤排球排水量平贓破死忘生遣紀窮滞氣壓缺分三不時三材僧伽梨神解試考舒遲橦布委任狀僞真洿濘無忝和縣人骁勇善戰脅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