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名。 三國 魏 曹植 《酒賦》:“其味有 宜城 醪醴, 蒼梧 縹清,或秋藏冬發,或春醖夏成,或雲拂潮湧,或素蟻浮萍。” 明 許自昌 《水浒記·剽劫》:“把青蚨幾貫易縹清,酩酊何辭褦襶行。”
“缥清”一詞有兩種不同含義,需結合語境和發音區分:
作為酒名(piǎo qīng)
指古代一種酒類,常見于文獻引用。例如:
形容景色(piāo qīng)
形容自然景觀清澈幽深,如山水、湖泊等。此用法被部分詞典歸為成語,并附有典故:
注意:兩種含義發音不同(酒名讀第三聲“piǎo”,形容景色讀第一聲“piāo”),且來源和用法差異較大,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意義。
缥清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事物清澈透明,如煙霧般飄渺。它可以用來形容景色、氣氛或心境。
缥清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缶”部,右邊是“青”部。根據《康熙字典》,它的總筆畫數共有12畫,其中“缶”部4畫,“青”部8畫。
缥清來源于《詩經·小雅·缯缯》:“日居月諸,缭伊再舞。”其中的“缭伊”就是缥清的意思。缥清在繁體字中寫作“縹清”。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在古代寫法中,缥清的“缶”部的上半部分是一個象征着盛物的方形器皿,下半部分是用來表示吸引力的弓箭;而“青”部則與現代寫法相似。
1. 高山上缥缈起伏的雲彩,給人一種缥清脫俗的感覺。
2. 被缤紛的煙花包圍着的夜空顯得缥清而甯靜。
- 缥缈:形容事物虛幻、飄渺不定。
- 清澈:形容液體清亮透明。
- 飄渺:形容事物輕飄飄地,不實在。
- 晶瑩:形容事物明亮如水晶。
- 澄澈:形容水質清澈透明。
渾濁:與缥清相對,形容事物混濁不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