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飛的鴻雁。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谒靈池朱真人洞詞》:“伏惟仙君道逸冥鴻,壽逾 遼 鶴。” 清 曹寅 《發橫林未到錫山六十裡示同舍》詩:“冥鴻沙鳥極升沉,畫舫青簾共盍簪。”
(2). 漢 揚雄 《法言·問明》:“鴻飛冥冥,弋人何簒焉。” 李軌 注:“君子潛神重玄之域,世網不能制禦之。”後因以“冥鴻”喻避世隱居之士。 唐 陸龜蒙 《和寄題羅浮軒轅先生所居》詩:“暫應青詞為宂鳳,卻思丹徼伴冥鴻。” 明 唐順之 《登常山山寺次壁間韻》之一:“憂時譏喪狗,逃世托冥鴻。” 明 沉宸荃 《谒梅子真祠》詩:“明哲早見幾,冥鴻避矰弋。隱跡 吳 市門,學道此山側。”
(3).比喻高才之士或有遠大理想的人。 唐 李賀 《高軒過》詩:“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别頭及第》:“時 楊知至 因以長句呈同年曰:‘由來梁鷰與冥鴻,不合翩翾向碧空。’” 宋 司馬光 《和宇文公南塗中見寄》詩:“斥鷃卑飛聊取適,冥鴻高舉益難親。”
“冥鴻”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高飛的鴻雁
本義指高飛于天際的鴻雁,常被用于文學中象征自由、高遠的意境。如唐代陸龜蒙詩句“卻思丹徼伴冥鴻”,清代曹寅“冥鴻沙鳥極升沉”,均以“冥鴻”描繪自然景象。
避世隱居之士
源自漢代揚雄《法言·問明》:“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李軌注解為君子超脫世俗束縛,後引申為隱士的代稱。如白居易《與元九書》中以“霧豹”“冥鴻”比喻退隱之人,明代唐順之“逃世托冥鴻”亦屬此類用法。
高才或志向遠大者
唐代起,該詞擴展為對才華出衆或胸懷理想者的隱喻。李賀《高軒過》中“垂翅附冥鴻”表達對賢者的追隨,五代王定保則以“冥鴻”與“梁燕”對比,突顯其超然志向。部分語境中還暗含暫時未顯達、待時而飛之意。
文學意義:該詞融合自然意象與人文精神,既展現傳統文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常見于詩詞以增強意境深度。
冥鴻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着豐富的意義。下面将分别介紹冥鴻的拆字、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語。
冥鴻的第一個字是“冥”,它的部首是“冫”,總筆畫為8。冥字是“明”的反義詞,表示黑暗、昏暗。鴻是冥的第二個字,它的部首是“鳥”,總筆畫為11。鴻字意為大雁,多用于比喻詞義較深的詞組中。
冥鴻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獻。它出自《後漢書·謝安傳》的原文:“冥冥鴻胪,親為留者,非所謂追功求榮也。”
冥鴻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冥鴻”,保留了鴻字中“鳥”的部分。這種繁體寫法常見于一些中文傳統文化的場合,尤其在台灣、香港等地廣泛使用。
在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冥鴻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産生了變化。因此,目前使用的現代漢字寫法是“冥鴻”。
1. 他面對着冥冥鴻胪,默不作聲。
2. 這部小說以冥鴻為背景,描繪了一個黑暗而無垠的世界。
冥鴻常用的組詞有:冥冥、冥冥之中、冥冥鴻胪。
冥鴻的近義詞有:昏暗、黑暗、幽暗。
冥鴻的反義詞是:明亮、光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