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肅純正。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二:“四間林鐘,和展百事,俾肅純恪中也。”
“肅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肅純(拼音:sù chún)指“嚴肅純正”,強調莊重、端正且不含雜質的特質。例如,現代語境中可形容文學作品風格嚴謹且思想純粹(如莫言、餘華等作家的嚴肅文學)。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趙彥衛的《雲麓漫鈔》:“四間林鐘,和展百事,俾肅純恪中也。”,原指禮樂活動中需保持的莊重與純粹态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雲麓漫鈔》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肅純(sù chún)是一個漢字詞組,表示清晰和純淨的意思。
肅(肉部):丷(1畫)+ 肉 (4畫)
純(纟部):纟(3畫)+ 川(3畫)
肅純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易》中的一篇卦名叫做「䷠」(讀音:sù),其中描述了事物變動的過程清晰純粹。
在繁體字中,肅純的寫法分别為「肅純」。
肅和純是近代漢字簡化之前的寫法。在古代,肅的寫法為「肅」,純的寫法為「純」。
這道菜的味道肅純,沒有添加任何調味料。
- 肅然:形容神情莊重、嚴肅。 - 純潔:形容純淨無瑕疵。 - 肅定:形容心情平靜、安甯。 - 純粹:表示純度高、無雜質。
- 清晰:表示事物清楚明了,沒有模糊不清的地方。 - 純淨:形容沒有雜質,純度高。
- 混濁:表示事物雜亂、不清晰。 - 混雜:形容有雜質、摻雜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