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em]
(2) 貴重而美麗的珠寶(如寶石或珍珠)
(3) 稀世之珍寶
窺東山之府,即瑰寶溢目。——左思《吳都賦》
亦作“瓌寶”。1.奇異,珍貴。《拾遺記·周》附 南朝 梁 蕭绮 錄:“瑰寶殊怪之物,充於王庭。”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一:“凡諸國瑰寶珍奇之物,皆藏於奉宸庫。”
(2).特别珍貴的物品。 晉 左思 《吳都賦》:“窺 東山 之府,則瓌寶溢目。”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窮山海之瓌寶,盡人神之壯麗。”《新唐書·裴行儉傳》:“初,平 都支 、 遮匐 ,獲瓌寶不貲。” 康有為 《保存中國名迹古器說》:“ 康熙 、 乾隆 之磁……此吾國之瓌寶,數千年之精華。”
(3).喻特别珍貴的精神財富。 碧野 《富春江畔》:“我們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是世界的瑰寶,曆史的精英。”
(4).比喻傑出的人才。 晉 陸雲 《移書太常薦同郡張贍》:“誠帝室之瑰寶,清廟之偉器。”
“瑰寶”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uī bǎo,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指代貴重物品
指特别珍貴、美麗的珠寶或稀世珍寶,如寶石、珍珠等。
例句:
“窺東山之府,即瑰寶溢目。”——左思《吳都賦》
引申為傑出人才或精神財富
比喻傑出的人才或珍貴的文化遺産,如敦煌壁畫、傳統戲曲等。
例句:
“編鐘是中國的瑰寶。”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或例句,可參考《吳都賦》《拾遺記》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
《瑰寶》一詞指的是珍貴、稀奇、珍品。它代表着人們心目中稀有、無價的珍寶之物。
《瑰寶》的部首是石,總共有14個筆畫。
《瑰寶》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用來形容宮殿中的珍奇寶物。後來延伸至人物、作品等領域的珍品。
《瑰寶》的繁體字為「瓜寶」。
古代人們在寫《瑰寶》時使用的是「㽞」字,該字在金文和篆書中寫作「圭寶」,在隸書和楷書中寫作「圭寶」。
1. 他的收藏品是一些世界上最珍貴的瑰寶之一。
2. 這個古鎮保存着許多文化瑰寶,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觀賞。
珍瑰、寶镯、奇珍、玉瑰
珍品、珍寶、稀世寶物
平凡物品、普通品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