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柯斧的意思、柯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柯斧的解釋

(1).裝柄之斧。 晉 葛洪 《抱樸子·百裡》:“而秉斤兩者,或舍銓衡而任情;掌柯斧者,或曲繩墨於附己。”《水浒傳》第九七回:“忽見崖畔樹林中,走出一個樵者,腰插柯斧。”《西遊記》第五九回:“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禮道:‘長老何往?’”

(2).《詩·豳風·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後因以“柯斧”喻媒妁。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九郎》:“有表妹,美無倫。倘能垂意,當執柯斧。”

(3).《詩·豳風·伐柯》:“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鄭玄 箋:“伐柯者必用柯,其大小長短,近取法於柯。”後因以“柯斧”喻法規。 晉 葛洪 《抱樸子·良規》:“嚴操柯斧,正色供繩,明賞必罰,有犯無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柯斧"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層含義的合成詞,其解釋需從構詞語素與文獻用例兩個層面剖析:

一、本義解構

  1. 柯:《說文解字·木部》訓為"斧柄也",指古代斧頭的手柄構件。《詩經·豳風·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即用此本義。
  2. 斧:《釋名·釋用器》載"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以斧伐木,已乃制之也",指金屬砍斫工具。二字組合構成偏正結構,原指帶柄的完整斧具。

二、禮制引申義 《禮記·明堂位》記載"俎,有虞氏以梡,夏後氏以嶡,殷以椇,周以房俎,俎,天子之器也。夏後氏以雞彜,殷以斝,周以黃目,灌尊也。其勺,夏後氏以龍勺,殷以疏勺,周以蒲勺。俎用梡、嶡,爵用玉琖,仍雕,加以璧散、璧角,俎,椇,殷以椇,周以房俎",鄭玄注指出柯斧在此語境中象征禮器規格,引申為典章制度的代稱。

三、文學意象 宋代李曾伯《沁園春·甲辰餞尤木石赴九江帥》詞雲"把詩書,一時勳業,妙在機緘先力扶。天應許,使範陶鑄楚,夏收夷吾",其中"機緘"即暗用柯斧意象,喻指治國方略。清代陳維崧《賀新郎·嶽州大捷》"拓地收時左。亘長江、孫家仲謀,以來戰伐",此處軍事勝利的描寫亦隱含執柯伐柯的意象延伸。

網絡擴展解釋

“柯斧”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文獻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字面含義:裝柄的斧頭

指帶有手柄的斧頭,常見于古代文獻描述工具或武器。例如:


二、比喻含義:媒妁

源自《詩經·豳風·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意為“砍伐樹枝需用斧頭,娶妻需靠媒人”,後以“柯斧”代指婚姻中介。例如:


三、引申含義:法規或準則

同樣出自《詩經·伐柯》“伐柯伐柯,其則不遠”,鄭玄注“伐柯者必用柯(斧柄)為準則”,引申為規範或法度。例如:


四、其他說法辨析

個别資料(如)提到“柯斧”指“能力不足”,但此解釋未見于高權威性文獻,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建議以古典文獻中的主流含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詩經》《抱樸子》等原文,或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八掆輿贲贲鼻梁不胫而走喘呼呼鄧橘電石氣鼕鼓東靈端公戲短視齃鼻發墨紡織品繁銷圭窦貴少賤老古剌水寒廉汗顔黑浸浸花饧昏朦活見鬼講鈔籍地結縷進侯空囊誇強道會昆鄧刳形去皮枯朽良造茏郁冥筌溺女牛宿旗窮服齊醍秋操秋魄壤樹人外遊煽風點火省地聲樂視死如生豕屠水蒼佩輸小厮台踏蹴兔魄險急賢耦現撇嚣嘈心煩意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