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ithmetic formula] 用運算符號聯結數字而成的式子。例如5×2÷(10-9)=10
算式是數學運算過程的基本表達形式,指由運算符號(如加減乘除)、數字、代數符號或特定數學關系符(如等號、不等號)按照既定規則組合而成的邏輯結構。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算式是“用運算符號聯結數字而成的式子”,其核心功能是呈現計算步驟并推導結果。
從結構分析,算式包含三個基本要素:(1)運算對象,即參與計算的數字或代數式;(2)運算符,包括基礎四則運算符號(+、-、×、÷)及高階運算符號(如積分號∫、求和號∑);(3)關系符,常見為等號(=)或不等號(>、<)。例如基礎算術算式“3×(5+2)=21”中,括號确定運算優先級,乘號連接運算對象,等號表達等式成立。
在基礎教育階段,《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标準》明确将算式應用分為兩類:① 計算型算式,如“48÷(6-2)=12”,用于訓練運算能力;② 關系型算式,如“2x+5=17”,用于建立未知數與已知數的邏輯聯繫。高等數學中,算式更發展為微積分方程、矩陣表達式等複雜形态,如微分方程“$frac{dy}{dx} = 3x + 2$”即通過算式描述變量間的動态關系。
“算式”是數學中常用的術語,指由數字、運算符號(如加、減、乘、除)以及可能的括號、變量等組成的表達式,用于表示數學關系或計算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算式(Expression)是數學中未包含等號(=)的運算式,僅表示運算本身,不涉及結果是否成立。例如:
與“等式”(如$3 + 5 = 8$)不同,等式表示兩邊相等,而算式僅描述運算結構。
算式通常包含以下元素:
根據複雜程度和用途,算式可分為:
算式廣泛應用于:
總結來看,算式是數學表達的基礎單元,通過符號組合描述運算邏輯,是數學、科學乃至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
拌磕薄持鞭磔别識不遺寸長財賄曾母投杼钗裙瘡痍單竭雕薪疊迹東門吳端陽朏臀鳳晨撫古感應電動勢攻剖溝塗骨象還祭耗廢龢聲何所不至紅禀後軌花朝昏狡禍因惡積獧狡卷舌音客飯樂志淩霄六管鹵潟模仿南陽佳氣奴隸人泡燈頻伽皮亞諾公理切切私語輕潔七夕人牲阮林伸理時饷守氣湯镬談慰檀心田父野老跳鱗王莊文缋校棊銷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