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曾母投杼的意思、曾母投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曾母投杼的解釋

指曾參的母親聽到“曾參殺6*人”的傳聞接連三次,便信以為真,投杼而走,謂流言可畏。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曾母投杼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曾母投杼”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流言可畏,強調多次傳播的謠言會動搖最信任之人的信心。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出處與典故

源自《戰國策·秦策二》:
曾參(孔子弟子)與魯國費地一名殺人者同名。有人三次告訴曾母“曾參殺人”,前兩次曾母堅信兒子無辜,繼續織布;第三次聽聞後,她因恐懼扔掉織布梭子(投杼)翻牆逃走。故事說明,即使曾母深知兒子品行,但流言反複傳播仍會使人動搖。


二、釋義與寓意

  1. 字面解釋

    • 曾母:曾參的母親;杼:織布梭子;投杼:丢棄梭子。
    • 字面指曾母因流言放棄織布逃離(《戰國策》記載)。
  2. 深層寓意

    • 流言的破壞力:謠言反複傳播會摧毀信任,即使至親也難以幸免(如《三國志》中孫權引用此典表達疑慮)。
    • 警惕盲從:提醒人們理性判斷,避免被不實信息誤導。

三、用法與示例


四、相關擴展


如需了解完整古文原文或更多用例,可參考《戰國策》《三國志》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曾母投杼是一個古代典故,源自于古中國的一位名叫曾母的女子。這個詞形象地描述了曾母為了制衣而動用了所有力氣,形容某人全力以赴的意思。現在我們來看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曾(木)母(女)投(手、鬥)杼(木、斤) 曾的筆畫:五畫 母的筆畫:三畫 投的筆畫:十畫 杼的筆畫:六畫 這個詞的繁體字是「曾」和「母」,在繁體字中保留了古代的字形。 在古時候,「曾母投杼」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可能稍有不同。根據古代文獻的記載,「曾母投杼」有時也被寫作「曾父投鬥」,但意思相同。 現在我們來看一些使用「曾母投杼」的例句: 1. 她為了完成這個項目,簡直是曾母投杼。 2. 他拼盡全力,就像是曾母投杼一樣。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曾母投杼」的相關詞彙。 組詞:曾經、母愛、投入、杼軸、投身 近義詞:全力以赴、竭盡全力、盡心盡力 反義詞:敷衍塞責、半途而廢、敷衍了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