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昏庸狡猾。 魯迅 《書信集·緻李霁野》:“因為貴同宗之教務長,我看實在是壞貨一枚,今夏在 滬 遇見,胖而昏狡,不足與談。”
“昏狡”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搜索結果解釋如下:
“昏狡”指昏庸且狡猾,形容人既糊塗愚昧又奸詐詭谲。該詞多用于貶義語境,強調雙重負面特質。
魯迅在《書信集·緻李霁野》中曾用此詞批評某人:“胖而昏狡,不足與談”,體現對昏聩與狡詐雙重特質的諷刺。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文學或書面語,需結合語境判斷貶義程度。其近義詞包括“昏聩”“奸猾”,反義詞如“英明”“正直”。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或現代作品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相關詞典或文獻來源。
昏狡:這個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昏和狡。
拆分部首和筆畫:昏的部首是日,總筆畫為8;狡的部首是犬,總筆畫為9。
來源:《昏狡》一詞源于古代中國的文學作品《紅樓夢》。在小說中,薛寶钗形容封建社會的道貌岸然、虛僞的一面時使用了這個詞,意指某些人在外表正直,實則卑鄙狡詐。
繁體:昏狡在繁體字中是「昏狡」。
古時候漢字寫法:昏狡在古代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意思和用法并無區别。
例句:他表面上顯得正直,實際上卻是個昏狡之輩。
組詞:昏狡并非常用的成語或詞組,因此在組詞方面較為少見。
近義詞:虛僞、狡詐、僞善、假正經。
反義詞:真實、坦誠、正直、純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