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持的意思、薄持的詳細解釋
薄持的解釋
一種薄餅。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晉 束晳 《餅賦》有饅頭、薄持、起溲、牢九之號,惟饅頭至今名存,而起溲、牢九皆莫曉為何物。薄持, 荀氏 又謂之薄夜,亦莫知何物也。”按《歸田錄》所引 晉 束晳 《餅賦》之“薄持”,《北堂書鈔》卷一四四、《太平禦覽》卷八六○都作“薄壯”,《初學記》卷二六作“薄夜”。參見。參見“薄夜”。
詞語分解
- 薄的解釋 薄 á 厚度小的:薄片。薄餅。 冷淡,不熱情:薄待。 味道淡:薄酒。 土地不肥沃:薄田。 肥濃厚深 薄 ó 義同(一),用于合成詞或成語,如“厚薄”,“淺薄”,“尖嘴薄舌”等。 輕微,少:薄禮。薄産
- 持的解釋 持 í 拿着,握住:持筆。持槍。持牢(把穩)。 遵守不變:堅持。持久。持操(保持節操)。持之以恒。 主張,掌管:主持。持平。持國。持重。持之有故(立論有根據)。 對待,處理:持身(對待自己)。持盈。持
網絡擴展解釋
“薄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與讀音
- 讀音:báo chí(注音:ㄅㄠˊ ㄔˊ)。
- 含義:指一種古代薄餅,但具體形态和做法已失傳。
文獻記載
- 晉代起源
最早見于晉代束皙的《餅賦》,文中提到“饅頭、薄持、起溲、牢九”四種面食名稱,但後三種(包括薄持)的具體形态未被明确記載。
- 宋代考證
宋代歐陽修在《歸田錄》中提及,薄持在當時已無人知曉為何物,并提到荀氏稱其為“薄夜”,但這一名稱同樣無法考證。
名稱演變争議
- 古代文獻中,“薄持”在《北堂書鈔》《太平禦覽》中寫作“薄壯”,而《初學記》則寫作“薄夜”,可能是傳抄或方言差異導緻的不同寫法。
現代認知
由于缺乏詳細描述,目前僅能确定“薄持”是晉代至宋代文獻中提到的面食之一,與饅頭并列,但具體做法和形态已無從考證。學者多認為它是一種較薄的面餅類食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薄持》的意思
《薄持》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衣物薄著,暴露身體。形容穿着單薄或遭受嚴寒等天氣的侵襲。
拆分部首和筆畫
《薄持》的部首是“艹”,總共包含14個筆畫。
來源
《薄持》來源于《詩經·小雅·薄薄》:“薄薄冰水,風載浮冰。”後來演變為形容穿着單薄、裸露身體的意思。
繁體
《薄持》的繁體字為「薄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薄」的寫法為「㒸」或「不」,「持」的寫法為「堅戈」。
例句
1. 他薄持着衣物,不得不忍受嚴寒的侵襲。
2. 冬天來臨,我要注意不要薄持。
組詞
薄弱、薄暮、淺薄、薄酒、*********
近義詞
單薄、貧薄、寒酸
反義詞
厚重、厚衣、嚴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