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言保持生氣。《左傳·昭公十一年》:“今 單子 ……視不登帶,言不過步,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不道不共,不昭不從,無守氣矣。” 楊伯峻 注:“守氣謂保守身體之氣。”
(2).謂保持勇氣。《孟子·公孫丑上》:“ 孟施舍 之守氣,又不如 曾子 之守約也。”
(3).謂保持高尚氣質。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骨》:“是以綴慮裁篇,務盈守氣。”
(4).道教語。謂含陰陽生化之氣。《雲笈七籤》卷十:“守氣者,能含陰陽之氣,以生毛羽,得飛仙道。”
“守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守氣”的核心在于“守”,即通過不同方式維持某種狀态,如生命力、精神品質或能量。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例如在古籍中多指生命之氣或勇氣,而道教與中醫則延伸為能量或治療手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針灸操作細節,可參考《左傳》《孟子》及《黃帝内經》相關章節。
《守氣》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了兩個部首,分别是宀(宀字頭)和氣(氣字底),由11個筆畫組成。
《守氣》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形态中的一個變體,即“守”字和“氣”字的結合。在繁體字中,它的形态為「守氣」。
根據古代字典記載,古時候“守氣”的寫法是“守”在上面,"氣"字在下面。在字形演變過程中,它的寫法發生了一些變化,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1. 他在比賽中守氣,冷靜地面對壓力。
2. 作為一名道德教師,她始終守氣,不受外界誘惑。
守氣 高氣守世 守正不回 氣鼎神器
守住原則、保持冷靜、不動聲色
放縱、隨意、失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