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溝塗的意思、溝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溝塗的解釋

溝渠與道路。《周禮·夏官·司險》“設國之五溝五塗” 鄭玄 注“五溝,遂、溝、洫、澮、川也。五塗,徑、畛、塗、道、路也” 唐 賈公彥 疏:“溝塗所作隨所須大小而為之,皆準約田間五溝五塗。” 明 李東陽 《葉公墓志銘》:“命蒞衛事實授為僉事,總都城溝塗。” 明 李東陽 《郭公墓志銘》:“嘗參預廷鞫,總都城溝塗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溝塗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義的複合詞,現多用于書面語或專業語境,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溝渠與道路

    “溝”指人工開鑿的水道(如排水溝、灌溉渠),“塗”通“途”,指道路。合稱泛指農田水利系統中的溝渠與道路,體現古代農耕文明對水土治理的重視。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1157-9

  2. 引申為疆界标識

    古代以溝塗劃分田界,《周禮·地官》載“修溝塗,以辨域野”,表明其兼具劃分土地邊界的功能。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4850-5


二、古籍用例佐證


三、現代語義與專業應用

在水利史、農業史研究中,“溝塗”特指古代農田的溝洫(灌溉渠)與阡陌(田間道路)系統,如《中國水利史稿》提及“溝塗之制為井田脈絡”。

來源:《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農業出版社


四、語義演變考辨

“塗”通“途”屬文字假借現象。《說文解字注》釋“塗”:“泥也,從水餘聲”,後因音近借為“道路”義,此用法在先秦文獻中已固化。

來源:《古代漢語通假字大字典》,河北人民出版社


“溝塗”本質是古代農耕文明的核心基礎設施,既指實體溝渠與道路,亦象征土地治理秩序。其詞義承載了華夏農業社會的制度智慧,現代多用于曆史與農學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溝塗”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溝塗”指溝渠與道路的組合,常用于描述古代水利或城建的配套工程。其中:

二、文獻溯源

  1. 《周禮》記載
    據《周禮·夏官·司險》記載,古代設“五溝五塗”,即五種規格的水道(遂、溝、洫、澮、川)與道路(徑、畛、塗、道、路),構成農田和城市的排水與交通網絡。
  2. 明代應用實例
    明代李東陽在《葉公墓志銘》中提到“總都城溝塗”,說明該詞用于描述都城的溝渠與道路治理工程。

三、功能與意義

四、現代延伸

現代語境中,“溝塗”一詞已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水利、建築或文獻時仍具參考價值。其結構理念對當代城市排水與道路規劃亦有啟發。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原文或明代相關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案甲按巡百工衙白芨臂鞴賓帝撥理策學從子彫本掉臂非薄腹内光應詭讬還安蚝珠橫拖倒扯闳俊黃童白颠惠顧回軌柬埔寨疾瘳嗟愍雞鳴起舞敬空幾樣涓潔巨眼摳心挖肚楞角糧草聯展罹麗凜戾留苦面骨末調瘧寒潑婦罵街清産核資青篛慶壽窮目熱衷三十有室慎毖贳赦士雄獸挺帥職水作說家克計太丘道歎息同日握槊誣詞掀雷決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