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樂志的意思、樂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樂志的解釋

舊時紀傳體史書中用以綜述音樂發展沿革、典章制度的篇章。《史記》有《樂書》,《晉書》、《宋書》、《南齊書》等有《樂志》,《隋書》、《舊唐書》有《音樂志》,《漢書》、《新唐書》、《元史》則與禮合併為《禮樂志》。

愉悅心志。《戰國策·趙策二》:“昔 舜 舞 有苗 ,而 禹 袒入 裸國 ,非以養欲而樂志也,欲以論德而要功也。” 晉 潘尼 《安石榴賦》:“華實并麗,滋味亦殊,可以樂志,可以充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樂志是一個具有多重語義内涵的漢語複合詞,其核心意義可從構詞法和典籍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構詞解析 "樂"為多音多義字,此處讀作"lè",表"以…為樂"的意動用法;"志"指志向、志趣,二者組合構成動賓結構,字面意為"以踐行志向為樂"。這種構詞方式符合古漢語意動用法的常見規律,如《論語》"知者樂水"即屬同類結構。

二、典籍用例

  1. 精神追求層面 《莊子·讓王》載:"貧而樂志,獨以天下為務",此處強調安貧樂道的精神境界。唐代李善注《文選》時引申為"樂守本志,不以外物移心"的處世态度。

  2. 禮樂制度層面 《晉書·樂志》作為古代禮樂專著,書名中的"樂志"特指記錄音樂典章制度的史書體例,與《禮志》《食貨志》共同構成古代正史的文化志體系。宋代鄭樵《通志·樂略》将此概念擴展為"樂教之志",強調音樂承載的教化功能。

三、現代語義流變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時,結合古今用例歸納出雙重釋義:既指代古代典籍中"以守志為樂"的人生觀,也特指史書中記錄音樂制度的專門篇章。這種語義分化體現了漢語詞彙在曆時發展中的專業化趨勢。

(參考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晉書》校注本;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樂志”一詞的含義需根據語境和讀音區分,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作為曆史文獻中的專有名詞(讀作 yuè zhì

指紀傳體史書中綜述音樂制度沿革的篇章。例如:

這類篇章主要記錄古代音樂發展、禮儀制度等典章内容,屬于史書編纂的固定體例。


二、作為成語或一般詞彙(讀作 lè zhì

表示愉悅心志、積極追求志向。例如:


補充說明

作為人名時,“樂志”結合了“樂”(喜悅/音樂)與“志”(志向)的雙重含義,寓意性格積極、意志堅定。

注:讀音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音樂相關場景讀yuè,表達快樂志向時讀

别人正在浏覽...

白卷傍生八字眉北京大學邊籌駁子乘禦籌饒穿青衣抱黑柱贉卷大廈的卡鬥炒幡旗伐檀法魚豐報風海封瘗敷宣福征廣場劇含诟橫草不拿,豎草不拈鴻洞疆索鲣鳥夾室架勢借掇禁呵鞿鞅涓滴不遺軍政司矩殺看樣畫葫蘆樂呵呵曆朝留洋露寝滅頂之災墨綠木簡披星硗硗清令邛崃坂人煙阜盛三畏時學屍宅四公子天覆地載土蜂頑冥圬镘毋違暇遑細佬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