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湯镬的意思、湯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湯镬的解釋

(1) [boiling pot] 滾開的水鍋或油鍋

當于湯煮之。——晉· 幹寶《搜神記》

(2) [boil sb. with boiling water] 專指用滾湯水煮人的酷刑

臣請就湯镬。——《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蒙斧钺湯镬。——《漢書·李廣蘇建傳》

詳細解釋

(1).煮着滾水的大鍋。古代常作刑具,用來烹煮罪人。《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夫有道者視爵位如湯鑊,見印綬如縗絰。” 唐 陳子昂 《谏用刑書》:“臣不避湯鑊之罪,以螻蟻之命,輕觸宸嚴。”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陰律不孝罪至重,毋自蹈冥司湯鑊也。”

(2).比喻痛苦的處境。 清 周亮工 《與張瑤星書》:“弟之在湯鑊中者十閲月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湯镬”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酷刑工具和刑罰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湯镬(tāng huò)指古代烹煮罪人的大鍋,通常為無足的銅制容器(镬),内盛滾水或沸油。它既是刑具名稱,也代指将人活活煮死的刑罰,屬于死刑的一種。

  2. 刑具與刑罰形式

    • 镬與鼎的區别在于有無足:鼎有三足,镬無足。
    • 行刑時将犯人投入滾燙的湯镬中烹煮緻死,故又稱“烹刑”。
    • 常見于商周至秦漢時期,多用于懲治重罪,如《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中蔺相如言“臣請就湯镬”即指此刑。
  3. 曆史文獻例證

    • 《史記》記載:“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
    • 《漢書·蘇武傳》亦有“雖蒙斧钺湯镬,誠甘樂之”的描述。
  4. 比喻意義
    後引申為極端痛苦的處境,如清代周亮工《與張瑤星書》中以“湯镬”喻指自身艱難境遇。

  5. 相關成語與近義詞
    近義刑罰包括“斧钺”“烹殺”等,成語如“赴湯蹈火”中的“湯”亦源于此概念。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文學引用,可進一步查閱《史記》《漢書》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湯镬的意思

湯镬(tāng huò)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指的是炊事時用來煮煎食品的大鍋。在古代常常用來煮熬藥物或者煮煮湯。現代湯镬多為金屬制成,有手柄,容量較大。

拆分、部首和筆畫

湯镬由3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水(shuǐ),金(jīn),戶(hù)。其中,“水”為左邊偏旁,部首為三點水,讀音為shuǐ。金為右邊偏旁,部首為金部,讀音為jīn。戶為下邊偏旁,部首為戶部,讀音為hù。

拆分後的部首和筆畫分别為:水(3畫),金(8畫),戶(4畫)。

來源和繁體

“湯镬”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使用這個詞語的文獻可以追溯到明代。

在繁體字中,“湯镬”的寫法為湯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湯镬”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古代常将“煮熬藥物或煮湯”寫為“炮砵”(páo bō)。

例句

1. 他用大湯镬煮牛骨湯。

2. 媽媽用鐵湯镬炖了一大鍋雞湯。

組詞

1. 湯鍋:用來煮湯的鍋。

2. 炖镬:用來炖菜的大鍋。

3. 鍋爐:用來蒸煮的設備。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鍋、鍋子。

反義詞:碗、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