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送差的意思、送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送差的解釋

(1).指為上級差官送行。《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至於那些營官、哨官、千爺、副爺,他的功名大都從鑽營奔競而來,除了接差,送差,吃大煙,抱孩子之外,更有何事能為?”

(2).指遞送公文、書信的差役。 王西彥 《風雪》四:“送差趴在桌上敲小鑼兒,嘡嘡嘡,嘡嘡嘡,敲得他爹心兒開花啦。老頭子體體面面地賞了送差的錢。”

(3).指送信當差。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十:“ 老孫頭 跟到門外,沖那送差的民兵叫道:‘加小心呀,别叫他走近那棵榆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送差"在漢語詞典中屬于複合詞結構,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功能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送"字在《說文解字》中訓為"遣也",本義指遣送、輸送,引申出傳遞、護行等義項(《漢語大字典》第2版,頁1563)。"差"字甲骨文象手持工具形,《廣雅》釋為"使也",核心義為派遣、差使,後衍生出公差、差役等職務概念(《古代漢語詞典》,頁212)。二字組合形成動賓結構,指執行派遣任務中的傳遞行為。

二、職能界定 據《中國曆代職官辭典》記載,該詞在明清時期特指驿站系統中負責公文遞送的差役人員,承擔着"六百裡加急"等官方文書傳遞工作(中華書局,2003年版,頁389)。其工作流程包含接收公文、驗明封印、登記簿冊、按驿換馬等環節,形成完整的文書傳遞制度。

三、語用演變 在現代漢語中,該詞已退出日常使用範疇,但在方言研究領域仍具價值。如晉語區保留"送差人"的說法,特指婚喪禮儀中負責通知親友的專職人員(《山西方言志叢書·太原卷》,頁175)。這種語義嬗變體現了古代職官制度對地方民俗的深遠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

“送差”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三種主要含義:

  1. 為上級差官送行
    指為執行公務的上級官員或差役送行。這一用法常見于清代官場,例如《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提到官員們“接差、送差”的行為,反映了當時官場應酬的常态。

  2. 遞送公文、書信的差役
    指專門負責傳遞官方文書或信件的差役。例如王西彥在小說《風雪》中描寫“送差趴在桌上敲小鑼兒”,并通過賞錢細節展現了這類職業的社會地位。

  3. 送信當差
    泛指執行送信等臨時差事的行為。周立波在《暴風驟雨》中提及“老孫頭跟到門外,沖那送差的民兵叫道”,體現了該詞在民間語境中的靈活使用。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曆史性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更多出現在文學作品中以還原特定時代背景。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核心均與“差役”“公務傳遞”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白衣民族榜例笆竹佛泥喘吓船形屋穿斸刀銘鄂都罰規泛除飛升割包剪縷鬼樸國防文學國火還轅合十花捐黃串餅畫押江萍賤務集解晶沁津渠擊軋跨跱雷達兵論婚履窮貓兒頭梅什兒籋口彌邈民有末佐南朝420—589能文逆詐片語隻辭氣咍咍啟誨泉花軟局子如法乳娘上才糁粒使秩爽闿天台路迷頽褫望祠位次猥懑文匣窩棚相反相成諧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