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畫押的意思、畫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畫押的解釋

[sign;make one's mark on a document] 舊時在公文、契約或供狀上畫花押或寫“押”字、“十”字,表示認可

詳細解釋

在公文、契約或供詞上簽名或畫記號,表示認可,俗稱“畫押”。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押字》:“所謂署字者,皆草書其名,今俗謂之畫押,不知始於何代。”《清史稿·宣統皇帝紀》:“﹝ 宣統 元年九月﹞辛亥, 和蘭 《保和會條約》成,分别批準畫押。” 洪深 《貧民慘劇》第三幕:“ 王大哥 ,筆在這兒,畫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畫押”是舊時在公文、契約或供狀上通過畫符號、寫特定字(如“押”“十”字)或草書簽名等方式表示認可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形式

畫押的核心作用是作為身份确認的防僞标記,常見形式包括:

2.曆史演變

3.别稱與用途

畫押在不同場景中被稱為“花押”“籤押”“署押”等,廣泛用于:

4.名人案例

5.文獻記載

明末清初顧炎武在《日知錄·押字》中記載:“署字者,皆草書其名,今俗謂之畫押”,說明其草書簽名的傳統。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時期畫押的具體樣式或文化影響,可參考古籍《宣和書譜》《宣和畫譜》。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畫押

畫押這個詞指的是在簽名或題字之後,用筆畫一些簡單的圖案、花紋或符號,起到保證真實性和防僞作用的一種手法。它常見于古代文獻、合約、公文等重要文件上。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畫押的拆分部首為⺠(羊首),其總筆畫數為7。

來源

畫押一詞源自于古代法律制度。古時官方頒布的文書需要公衆識别和驗證真實性,而且要防止僞造和篡改。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人們開始在簽名或題字的旁邊加上一些獨特的标記,以便識别和确認。這些标記逐漸演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圖案或符號,就是畫押。

繁體

繁體字中,“畫”字的寫法與簡體一緻,而“押”字的寫法為「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書法中,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一些差别。例如,在書寫“畫押”時,“畫”字的橫筆畫可能比現代寫法稍微長一些,而“押”字的折筆也可能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

例句

他在每份文件的末尾都畫上了一個獨特的畫押,以确保文件的真實性。

組詞

組詞:畫押圖案、畫押印章、畫押驗證、畫押合同、畫押文書

近義詞

籤字、簽名

反義詞

僞造、篡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