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的意思、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的解釋

原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書目名。清代紀昀等撰。1781年定稿,1793年刊版。二百卷。收錄《四庫全書》所收之書三千四百六十一種,未收的“存目書”六千七百九十三種。分“經、史、子、集”四部編排。1965年中華書局有新印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分卷結構,全書共二百卷,由清代紀昀等人編纂,是《四庫全書》的配套目錄學著作。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構成

  1. 分卷依據
    全書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每部分若幹卷。例如:

    • 經部:10類(如易、書、禮等),涵蓋儒家經典及注疏(、)。
    • 史部:15類(如正史、編年、地理等),收錄曆史著作及輿地文獻。
    • 子部:14類(如儒家、法家、醫家等),包羅諸子百家及科技、藝術類書籍。
    • 集部:5類(如别集、總集、詞曲等),以詩文詞曲為主(、)。
  2. 卷内結構
    每卷包含若幹書籍提要,每篇提要包括:

    • 作者考據:生平、學術背景;
    • 内容評析:學術價值、版本考辨;
    • 思想評判:是否符合官方意識形态(、)。

二、核心功能

  1. 目錄學價值
    系統梳理了乾隆以前中國古籍,收錄《四庫全書》正式書籍3461種,另附“存目”未收書6793種,總計10254種(、)。

  2. 學術批評
    對每部書進行考訂與評價,例如指出《子夏易傳》系僞作(),體現了清代考據學的嚴謹性。

三、争議與局限

四、曆史地位

被昭梿、江藩等學者譽為“三千年典籍之總彙”,是中國古典目錄學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是研究古籍版本與學術史的重要參考(、)。

如需進一步查閱具體卷目内容,可參考中華書局1965年修訂版或線上權威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的詞義解析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是指中國古代著名的圖書編目工具,也是中國古代圖書學中的重要篇章之一。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四(四庫)”、“庫(全書)”、“全(四庫全書)”、“書(四庫全書)”、“總目”和“提要卷”。

以下為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四:拆分部首:囗(wéi);筆畫:四畫。

庫:拆分部首:阝(fù);筆畫:9畫。

全:拆分部首:入(rù);筆畫:6畫。

書:拆分部首:聿(yù);筆畫:6畫。

總:拆分部首:糸(mì);筆畫:5畫。

目:拆分部首:目(mù);筆畫:5畫。

提:拆分部首:扌(shǒu);筆畫:4畫。

要:拆分部首:襾(yà);筆畫:6畫。

卷:拆分部首:厶(mǐ);筆畫:2畫。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是清代史學家紀昀主編的一部書。紀昀奉命編纂整理清代皇帝的私人文集,曆時十多年,最終成書于清嘉慶七年(1802年)。該書是一部編目學的著作,總結了中國古代文獻中的重要知識、著作和格言,被譽為“一代文獻實錄之典範”。該書以目錄形式呈現,詳細記錄了全書的内容和章節,使讀者能夠快速了解全書的梗概,幫助讀者進行研究和閱讀。

此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為例:

繁體字寫法: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

古代漢字寫法: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

例句:

他正在閱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文獻。

相關詞彙:

組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冊。

近義詞:《四庫全書總目》、《四庫總目》。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