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神鬼之道進行教化。《易·觀》:“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孔穎達 疏:“聖人法則天之神道,本身自行善,垂化於人,不假言語教戒,不須威刑恐逼,在下自然觀化服從。”《東觀漢記·杜林傳》:“追觀往法,政皆神道設教,強幹弱枝,本支百世之要也。”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澶淵之幸》:“講和之後,兵息民安,天意悅豫;而 欽若 激以城下之盟,欲報 東門 之役。既弗之許,則説以神道設教,鎮服戎心。” 李逸侯 《宋宮十八朝演義》第三十回:“譬如那《河圖》、《洛書》,誰敢說不是天瑞呢……這乃是聖人用神道設教,假造出來,誘服天下人心的哪!”
“神道設教”是中國古代哲學與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神道設教”原指聖人通過順應自然規律(“神道”),建立教化體系以感化世人。後演變為利用鬼神信仰、禍福觀念作為教化手段,引導民衆行為。
部分觀點認為其本質是“假借鬼神之道”,如宋人李逸侯指出《河圖》《洛書》等天瑞可能是聖人虛構的教化工具,而儒家主流則視其為人文主義宗教觀的體現。
該概念反映了古代中國“政教合一”的特點,強調教化需借助超越性力量,對理解傳統政治文化具有關鍵作用。
注: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曆史案例或哲學内涵,可參考《周易》原文及漢代儒學相關研究。
《神道設教》是指在神道中體現和教導的一系列宗教、文化和社會價值觀。這個詞由三個部分組成:神(shén),道(dào),設教(shè jiào)。
神道的神,是指比人類更強大、更有能力的超自然存在,是一種對于宇宙間萬物的看法和崇拜。道,是指萬物運行發展的規律和原理,也是指人們為了追求真理和美德所追求的境界,即修道。設教,是指在神道中系統地傳授教義和文化,以培養信徒。
神字的部首是示,示意手,代表神出現時的奇異、神秘;道字的部首是辵,辵意為走,代表修行道路的不斷前進;設教中的設,表示立下、建立,教表示教導。總的來說,《神道設教》的含義是通過修道崇拜神明,以建立和傳授神道的教義。
《神道設教》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陳株楣的《太清玄仙術》,後來成為神道學說和修行的總稱。在繁體字中,《神道設教》的寫法是「神道設教」。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常常會有一些變化,神道設教的古代漢字寫法為「神道設教」,其中「設」字的形狀與現代的「設」字并不完全一樣,但意義相同。
例句:
1. 他信仰神道設教,每天都會祭拜神明。
2. 在這個神道設教的寺廟裡,你可以學到很多關于修行的知識和技巧。
組詞:
神明、神秘、神道、神秘主義、設立、設定、教義、崇拜、信徒。
近義詞:
神學、信仰、修行、宗教、教導。
反義詞:
無神論、非宗教、非教導、棄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