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啟手啟足 ”。
“啓手足”是漢語中一個源自儒家經典的典故性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字面含義
“啓”意為開啟、展示,“手足”指手腳。字面指臨終時掀開衾被展示手腳的完整狀态。
深層文化意涵
源自《論語·泰伯》記載:曾子病重時召集弟子,要求他們檢查自己的手足是否完好,以此表明自己終身遵守孝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後世将這一行為引申為善終的代稱,強調臨終時身體完整、無愧于父母的教育。
“啟手啟足”為同義詞,可互換使用。
“啓手足”通過曾子的典故,将身體完整與孝道倫理結合,成為漢語中表達善終的雅稱。其核心意義超越字面,承載了儒家對生命倫理的深層诠釋。
啓手足(qǐ shǒu zú)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啓”、“手”和“足”三個字組成。
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啓”:部首口,總筆畫數7
- “手”:部首扌,總筆畫數4
- “足”:部首足,總筆畫數7
“啓手足”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啓手足”。
古時候,“啓手足”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在早期,字形中的“手”和“足”較為簡化,寫作“悅”和“止”。後來,隨着字形的演變,統一了現在的形狀。
這個詞的一個例句可以是:“他一語啓我手足,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以下是一些與“啓手足”相關的組詞:
- 啓發
- 手足之情
- 啓示
- 手足無措
- 啓蒙
近義詞:“啓手足”的近義詞可包括“啟迪”、“啟發”。
反義詞:“啓手足”的反義詞可包括“迷惑”、“誤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