髑髅的意思、髑髅的詳細解釋
髑髅的解釋
(1) [dead man's skull;skull of a dead person] 死人的頭蓋骨
莊子之 楚,見髑髅。——《莊子·至樂》
(2) 通常用作危險警告;骷髅
詳細解釋
(1).頭骨。多指死人的頭骨。《莊子·至樂》:“ 莊子 之 楚 ,見空髑髏。” 三國 魏 曹植 《髑髅說》:“顧見髑髏,塊然獨居。” 宋 蘇轼 《髑髅贊》:“黃沙枯髑髏,本是桃李面。”
(2).指死人的頭。 唐 杜甫 《戲作花卿歌》:“ 子璋 髑髏血模糊,手提擲還 崔大夫 。” 清 秋瑾 《紅毛刀歌》:“遭斯刃者凡幾輩?髑髏成羣血湧濤。” 魯迅 《故事新編·起死》:“阿呀!一個髑髅。這是怎的?”參見“ 骷髏 ”。
詞語分解
- 髑的解釋 髑 ū 〔髑髅〕死人的頭骨,骷髅。 筆畫數:; 部首:骨; 筆順編號:
- 髅的解釋 髅 (髏) ó 〔髑髅〕見“ 〔骷髅〕見“ (髏)髑”。骷”。 筆畫數:; 部首: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髑髅”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ú lóu,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字義拆解
- 髑:左為“骨”,右為“蜀”,本義指頭蓋骨。甲骨文中“蜀”形似蠕動的蟲,引申為帶窟窿的網,與“骨”結合表示頭骨的空洞結構。
- 髅:左為“骨”,右為“婁”(含“雙層”意),本義指人體雙層的肋骨,後泛指胸腔骨架。
-
整體含義
兩字聯合表示死人的頭骨或完整骨架,常見于古籍和現代危險标識中。
二、文學與曆史引用
-
古籍用例
- 《莊子·至樂》:“莊子之楚,見空髑髏。” 描述莊子見到頭骨的場景。
- 杜甫《戲作花卿歌》:“子璋髑髏血模糊”,以髑髅渲染戰場的慘烈。
-
現代用法
常用于危險品标識(如農藥、化學品包裝),以骷髅圖案警示危害性。
三、相關延伸
- 近義詞:骷髅(更口語化,多指完整骨架)。
- 文化意象:象征死亡、危險或哲學思考(如莊子借髑髅探讨生死觀)。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6、7的原文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髑髅》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 意思:《髑髅》指的是人的頭骨或屍體的骨架。一般用來形容死亡、恐怖或幽靈等有關的事物。
- 拆分部首和筆畫:《髑髅》的拆分部首為骨,總共有21劃。
- 來源:《髑髅》一詞最早來源于古代漢語,形成于漢朝。在文化發展過程中,這個詞逐漸擴大了其含義,成為用來描述死亡及相關形象的特定名詞。
- 繁體:《髑髅》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
- 古時候漢字寫法:《髑髅》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并無變化,與現代漢字書寫方式相同。
- 例句:1. 他穿着黑袍,戴着髑髅面具,給人一種詭異的感覺。2. 這副髑髅骨架是考古學家最新發現的。
- 組詞:髑髅舞、髑髅頭盔、髑髅裝飾等。
- 近義詞:頭骨、骷髅。
- 反義詞:活人、生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