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的意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的解释

原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名。清代纪昀等撰。1781年定稿,1793年刊版。二百卷。收录《四库全书》所收之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未收的“存目书”六千七百九十三种。分“经、史、子、集”四部编排。1965年中华书局有新印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综合性古籍目录学著作,由纪昀、陆锡熊等学者主持编纂,共200卷。其核心功能是对《四库全书》收录的3461种典籍及未收录的6793种存目书籍进行系统分类与内容提要,形成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官修书目体系。

从结构上看,"卷"在此书中指代分类编排的文献单元。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展开,每部下设若干类目,如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等,每类内容独立成卷。每卷首列提要,包含作者生平、著作源流、内容梗概及考辨评述,兼具目录学与学术批评的双重价值。

编纂过程中,四库馆臣遵循"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对每部典籍进行版本校勘与内容考证。例如对《周易》注本的提要,既梳理汉代至清代的注疏演变,又辨析各版本异同,体现乾嘉学派严谨的考据学风。

该提要的学术权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托国家修书工程,汇集当时顶级学者智慧;二是建立"分纲列目—撰写提要—刊刻颁行"的标准化编目流程;三是开创"总目—类序—提要"三级学术评述体系,成为后世古籍整理范本。现代学者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评价其"自刘向《别录》以来,未有此巨制"。

作为传统文献学的集大成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至今仍是古籍研究的基础工具书。中华书局2017年出版的整理本新增校记3000余条,进一步完善了其学术参考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分卷结构,全书共二百卷,由清代纪昀等人编纂,是《四库全书》的配套目录学著作。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构成

  1. 分卷依据
    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每部分若干卷。例如:

    • 经部:10类(如易、书、礼等),涵盖儒家经典及注疏(、)。
    • 史部:15类(如正史、编年、地理等),收录历史著作及舆地文献。
    • 子部:14类(如儒家、法家、医家等),包罗诸子百家及科技、艺术类书籍。
    • 集部:5类(如别集、总集、词曲等),以诗文词曲为主(、)。
  2. 卷内结构
    每卷包含若干书籍提要,每篇提要包括:

    • 作者考据:生平、学术背景;
    • 内容评析:学术价值、版本考辨;
    • 思想评判:是否符合官方意识形态(、)。

二、核心功能

  1. 目录学价值
    系统梳理了乾隆以前中国古籍,收录《四库全书》正式书籍3461种,另附“存目”未收书6793种,总计10254种(、)。

  2. 学术批评
    对每部书进行考订与评价,例如指出《子夏易传》系伪作(),体现了清代考据学的严谨性。

三、争议与局限

四、历史地位

被昭梿、江藩等学者誉为“三千年典籍之总汇”,是中国古典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是研究古籍版本与学术史的重要参考(、)。

如需进一步查阅具体卷目内容,可参考中华书局1965年修订版或在线权威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

案法板棚悲剥拨兑超旷赤烧赤忠创草出敖祠荐篡叛爹妈东阬顿亏独善其身发擿髴髻官箴孤女衡尺河清兵士检集蹇滞僭坐椒红教研组家叔纪念章机翼蕨手开胸快板了慧莲花界遴材楼店务屡月冥符木雍南纪恁迭佞民女裤女王蟠礴劈口剖腹铺班清洗圈点申复属玉观嗣産铜鞮曲脱销危堞雾棹翛翛谿碓谐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