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私恨的意思、私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私恨的解釋

(1).私下懷恨或結怨。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日本和親》:“ 于文定 與 石司馬 私恨,遂記之筆麈以為信。”

(2).指私人的仇恨。《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僉事道:‘這是家人懷挾私恨誣首的,怎麼聽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私恨,指因個人恩怨而産生的仇恨或怨恨,強調其非公義性、非公共性。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核心含義

    私恨指因個人利益、情感沖突或私人恩怨引發的仇恨,與公共利益無關。例如《史記·李斯列傳》中“李斯因私恨誣陷韓非”,即因嫉妒産生的個人仇怨。

  2. 構詞與詞性

    • 結構:偏正短語,“私”修飾“恨”,凸顯仇恨的私人屬性。
    • 詞性:名詞,多作賓語(如“懷有私恨”)或主語(如“私恨難消”)。

二、古籍與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定義為:“因個人恩怨而生的仇恨”,強調其與“公憤”對立。例證引《後漢書·崔寔傳》:“私恨積久,害及子孫。”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10卷)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義:“因個人利害關系而産生的怨恨”,突出利益沖突的根源。

    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3. 古代文獻用例

    • 《史記·項羽本紀》:“範增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項羽不聽,遂失良機,後懷私恨。”
    • 《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李嚴因私恨廢職,亮奏貶之。”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語義辨析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3. 司馬遷. 《史記》[M]. 中華書局,1982.
  4. 陳壽. 《三國志》[M]. 裴松之注,中華書局,2006.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線上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私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私下懷恨或結怨
    指個人因不滿、矛盾等情緒,在内心或私下對他人産生怨恨,可能伴隨不公開的沖突。例如:“他因利益分配不公,對同事暗生私恨。”

  2. 私人的仇恨
    強調因個人恩怨産生的敵對情感,與公共立場或群體矛盾無關。例如:“兩人因家族舊事結下私恨,多年互不往來。”


二、用法與示例


三、辨析

需注意“私恨”與“公憤”的區别:前者側重個人恩怨,後者指公衆的集體憤怒。例如:因受賄産生的公憤不可與個人私恨混為一談。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或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阿紫八公操抱牒飽佚備災不覩是不管不顧不老衣不治出材寸兵尺鐵大辯論大畹掉書語定風旗二朋二鹹防範寒年颢然何但花車化衣塵講樹交頸膠柱調瑟擊床寄褐精澆噤默濬急吭吃淩籍領狀遴棄馬年牦虱朦瞽孟津明窗淨幾民紀憫恤民謡牛馬牆泙濞平估頗璃乾胏橋面秦晉齊天鐥屈求衢罇屍鸠手球武宮無了根蒂無所不知遐絕小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