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農曆生肖屬馬的年份。《宋史·外國傳八·唃厮啰》:“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曰兔年如此,馬年如此。”《南方周末》1992.10.23:“馬年歲末,一場火災禍及 源斌 的小巢。”
根據權威資料,關于“馬年”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馬年是中國傳統農曆中生肖屬馬的年份,對應十二地支中的“午”,故又稱“午馬”。在幹支紀年體系中,每12年循環一次,如甲午年、丙午年等均為馬年。
文化象征
馬在中國文化中寓意忠誠、奔放與活力,因此馬年常被視為充滿進取精神和成功機遇的年份。民間認為馬年出生者往往性格開朗、行動力強。
年份規律
最近的馬年包括:2014年、2026年、2038年等,每間隔12年出現一次。通過加減12的倍數可推算其他馬年年份,如1906年、2050年等。
曆史文獻記載
《宋史》提到“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曰兔年如此,馬年如此”,表明生肖紀年方式在宋代已成熟應用。
本命年習俗
屬馬者在馬年有佩戴紅色飾品、拜太歲等傳統習俗,以祈求化解犯太歲的影響(參考未直接引用,因權威性中等,此處僅作背景補充說明)。
若需了解具體年份的幹支組合或更詳細的文化習俗,可查閱《宋史》等古籍或民俗研究資料。
馬年是指中國農曆中的馬年份,也被稱為子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每個生肖都與一種動物相對應,象征着不同的特征和象征意義。馬年象征着活力、勇氣和膽識,被認為是充滿活力和機會的一年。
馬字的拆分部首是馬(馬),它是一個獨立的漢字。它的總筆畫是馬(10畫)。
馬年這個詞來源于中國農曆中的生肖年份。根據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每個生肖對應着一個年份,每隔十二年循環一次。馬年是其中之一。
馬年的繁體寫法是馬年。
古時候的馬年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都是“馬年”。
1. 我們正在迎接充滿機會和活力的馬年。
2. 今年是馬年,希望你勇往直前,取得更大的成就。
3. 馬年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們要積極抓住。
馬年可以組成一些與馬有關的詞語,如馬匹、馬車、馬鞭等。
馬年的近義詞可以是馬的年份。
馬年的反義詞可以是其他生肖的年份,例如鼠年、牛年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