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徹夜;通宵。《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元年》:“一月間措置得十事,雖二十日休務何害;若無所施設,雖窮夕何補也。”
“窮夕”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窮夕”指徹夜、通宵,強調時間持續整個夜晚。其拼音為qióng xī,注音為ㄑㄩㄥˊ ㄒㄧ。
該詞多見于古文,例如《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元年》中:
“一月間措置得十事,雖二十日休務何害;若無所施設,雖窮夕何補也。”
意為:若計劃得當,短暫休息無礙;若無所作為,通宵忙碌也無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描述通宵達旦的狀态。
“窮夕”是一個文言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核心含義為“整夜、通宵”。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漢語用法,可參考《續資治通鑒》相關章節。
《窮夕》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貧窮的夜晚”或者“貧困的晚年”。這個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家庭在晚年時貧困潦倒。
《窮夕》由“穴”和“夕”兩個部首組成。
它可以拆分為5個筆畫,穴(3畫)+ 夕(2畫)= 5畫。
《窮夕》是一個古代的漢字詞語,來自于《詩經·大雅·生民之什》中的《窮且益堅》一篇。在《窮且益堅》中,夕指的是夜晚,窮指的是貧困。兩者合在一起,形容了貧困的夜晚。
在繁體字中,窮夕的寫法為「窮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康熙字典》,窮夕的古代寫法為「窮」而非「穴」,表示一個人居住在狹小拮據的房間中。
1. 他一生勤儉節約,卻在窮夕之際仍然無法擺脫貧困。
2. 窮夕的生活使他變得悲觀失望,但他依然堅守着希望。
組詞:窮困、貧苦、窮困潦倒。
近義詞:貧窮、困苦、拮據。
反義詞:富裕、富有、財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