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繞鵲的意思、三繞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繞鵲的解釋

1.繞樹三匝之鵲。語出三國魏曹操《短歌行》之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2.喻無所依靠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繞鵲”是一個源自三國時期曹操詩作的文學意象,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 詞源與出處
    該詞出自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一句。原指在月光下繞樹盤旋、找不到栖息處的烏鵲,暗喻亂世中人才漂泊無依的狀态。

  2. 核心含義

    • 本義:繞樹飛行三圈的烏鵲,體現徘徊無定的場景。
    • 引申義:比喻失去依托、無處安身的人或事物,常被用于表達孤獨、迷茫或政治動蕩中的境遇。
  3. 文學化用
    唐代詩人吳融在《雪十韻》中曾用“夜迷三繞鵲”描寫雪夜迷途的意象,宋代真山民亦在《李修伯山居》中以“昔作三繞鵲”對比今昔境遇,說明此詞逐漸成為文人表達漂泊感的固定意象。

  4. 現代使用
    當代多用于文學評論或曆史典故解析,強調對人生際遇或時代背景的隱喻,如形容職場、社會中的迷茫狀态(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該詞兼具具象場景與抽象情感的雙重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無依”的核心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繞鵲》的意思

《三繞鵲》(sān rǎo què)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人們彼此争鬥吵架,糾纏不休的場景。通常用來形容争吵不休,争執不下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繞鵲》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分:「三」、「繞」和「鵲」。

「三」的部首是「一」,拼音是「sān」,它僅需要一畫。

「繞」的部首是「纟」,拼音是「rǎo」,它由六畫組成。

「鵲」的部首是「鳥」,拼音是「què」,它由九畫組成。

來源

《三繞鵲》這個成語源于《史記·魯周公世家》。該故事講述了周公與魯哀公之間的一段争鬥。當時,魯哀公任命了三個宰相,他們互相争權奪利,彼此之間糾纏不休,就像是圍繞着一隻鵲鳥在争奪。

繁體

《三繞鵲》的繁體寫法為「三繞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繞」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它原本是由「組」和「刀」兩部分構成,表示用刀劃組的意思。後來,「組」部簡化為「纟」,也就是現在的「維」字的部首。

例句

1. 他們在會議上三繞鵲,争得面紅耳赤,最終沒有得出一個共識。

2. 這兩個鄰居總是為了瑣事而三繞鵲,平時連打個招呼都嫌麻煩。

組詞

繞過、鳥鵲

近義詞

糾纏不休、反複争吵、紛争不止

反義詞

和諧共處、友好協商、和平相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