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樹惇的意思、樹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樹惇的解釋

亦作“ 樹敦 ”。1.謂立性敦厚。《國語·周語上》:“吾聞夫 犬戎 樹惇,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禦我矣。” 韋昭 注:“言 犬戎 立性敦厚也。”按,《史記·周本紀》引作“樹敦”。

(2).地名。 吐谷渾 舊都。在今 青海 共和縣 境。《舊唐書·外戚傳·王子顔》:“擊 吐蕃 ,收 五橋 ,拔 樹敦 城。”按,《新唐書·王難得傳》作“樹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樹惇”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立性敦厚
    指人本性淳樸、品行端正。源自《國語·周語上》中“犬戎樹惇”,意為犬戎民族性格敦厚忠誠。
  2. 地名
    特指吐谷渾舊都,位于今青海共和縣境内。如《舊唐書》記載“拔樹敦城”,《新唐書》寫作“樹惇”。

二、發音與字義分解

三、使用場景

四、總結

“樹惇”既可形容人的敦厚品性,也可指代特定曆史地名。其雙重含義體現了漢語詞彙在文化、曆史中的多維度演變。如需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國語》《後漢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樹惇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充滿誠信和正直的品德。它是由“木”和“敦”組成的,木是樹木的象形字,敦則表示土地的肥沃、厚實。樹惇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木和敦,由4個筆畫構成。 樹惇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的漢字寫法有别于現代的簡化字,是以繁體字形式存在的。樹惇繁體字的寫法為「樹惇」。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比較繁瑣,不同的時代和地區規定的寫法有所不同。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樹」的上方加上一個檢字旁,即「[木|⺅]」,表示了這個字的本義是與木有關的。而「惇」的古代寫法是「愫」,左側是心旁,右側是川字的簡化形,表示了人的内心真誠的态度。 在使用樹惇這個詞時,我們可以用它構成一些有關誠信和正直的組詞,如樹惇品德、樹惇行為等。這些詞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優良品質,強調他們在言行中體現出的信任和真誠的态度。 樹惇的近義詞可以是誠實、實在、正直等,它們都指向同樣的意義,即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充滿真誠和誠信。 相反地,樹惇的反義詞可以是虛僞、不誠實、假冒等,這些詞語用來指代一個人不真實、不誠信的行為和态度。 總之,樹惇這個詞語指代了一個人或事物的品質,充滿了誠信和正直的态度和行為。我們可以用它來表達對人們品德優良的贊美和認可,同時也可以用它來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真誠和正直的态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