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養的意思、容養的詳細解釋
容養的解釋
(1).猶蓄養。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非崇塔侈像,容養濫吹之僧,以傷財害民之謂也。”《周書·藝術傳·黎景熙》:“故天地稱其高厚者,萬物得其容養焉。”
(2).寬恕。《宋書·範晔傳》:“每存容養,冀能悛革,不謂同惡相濟,狂悖至此。便可收掩,依法窮詰。”《宋書·殷琰傳》:“足下以衣冠華胄,信概夙昭,附戾從違,猶見容養。”
詞語分解
- 容的解釋 容 ó 包含,盛(唍 ):容器。容量(刵 )。容積。容納。無地自容。 對人度量大:容忍。寬容。 讓,允許:容讓。不容人說話。 相貌,儀表,景象,狀态:容止。容顔。容光。容貌。儀容。軍容。市容。陣容。姿
- 養的解釋 養 (養) ǎ 撫育,供給生活品:養育。贍養。撫養。養家。 飼養動物,培植花草:養花。養殖。 生育,生小孩兒。 撫養的(非親生的):養子。養父。養母。 教育,訓練:培養。教養。 使身心得到滋補和休息:
專業解析
“容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源和語境兩個層面來理解,主要包含“寬容涵養”和“包容養育”兩層核心意思:
-
寬容涵養(修身層面):
- “容” 指包容、寬容、接納。在個人修養上,強調心胸開闊,能包容他人的缺點、過失或不同的意見,不斤斤計較,不苛責于人。
- “養” 指修養、涵養、培養。指通過自我克制、内心調適來培養一種平和、寬厚、有深度的品格。
- “容養”結合:指一種通過培養寬容心态來達到内在修養的境界。它強調在待人接物時保持寬宏大量,不計較小節,以此作為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的途徑。這層含義側重于個人的内在品德和處世态度。
- 來源: 此義項在古漢語和現代漢語中均有體現,尤其在談論個人修養、處世哲學時常用。例如,形容一個人有“容養之量”,即指其氣度寬宏,涵養深厚。
-
包容養育(待物/生态層面):
- “容” 指容納、承載、提供空間。
- “養” 指養育、滋養、使生長。
- “容養”結合:指提供生存空間和環境,包容并滋養其生長發展。這層含義常用于描述對自然萬物(如動植物、生态環境)或某種事物(如文化、傳統)的保護、容納和培育态度。強調一種不破壞、不擠壓,而是給予空間和條件讓其自然存在、繁衍、發展的理念。
- 來源: 此義項在現代漢語中,尤其在生态保護、可持續發展等語境下使用較多。例如,“容養萬物”意指包容并滋養世間萬物,體現一種尊重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
“容養”的核心在于“容”與“養”的結合:
- 在個人修養層面,它強調以寬容的心态來涵養自身品德,達到内在的平和與深度。
- 在對待外界(自然、他者、文化等) 層面,它強調以包容的态度來養育、保護其存在和發展,提供必要的空間和條件。
因此,“容養”是一個蘊含着寬容、涵育、包容、滋養等積極意義的詞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内在修養與外在和諧的思想。
網絡擴展解釋
“容養”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古籍與現代用法,具體如下:
一、核心含義
-
蓄養、培養
指通過關懷與照料促進人或事物的成長發展,常見于古籍。例如:
- 《周書》提到“天地容養萬物”,強調自然對萬物的包容與滋養。
- 南朝宗炳《明佛論》中批評“容養濫吹之僧”,指過度蓄養僧人。
-
寬恕、包容
多用于描述對他人的過失持寬容态度。例如:
- 《宋書·範晔傳》記載君主“每存容養”,希望犯錯者能改過自新。
- 《宋書·殷琰傳》提到“猶見容養”,指對叛逆者仍給予寬容。
二、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容養”多保留“培養”之意,如“容養人才”。需注意:
- 易混淆用法:部分語境(如的“美容養顔”)實為“容”與“養”分用,并非成語本義。
- 使用場景:正式場合或文學表達中,建議優先采用“蓄養”“寬恕”等傳統義項。
建議在古籍閱讀或文史研究中結合上下文理解具體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抱薪救火臂臑塵動程式計數器遲利村沙待選調驅牒牒東挦西扯惇明繙閲福橘構訟官桂閨風歸旅鬼魔道刿目鉥心海沸河翻洪峰混說白道敫然狡澤機秉經丘尋壑禁樂金鈴子開劫開月軖軸狼煙四起骊歌鈴鼓淩遽黾窟墨色凝沍貧而樂道平頭奴子潑天哄鋪馬劄子千斤旗腳青妓青谿欽仰祺然沙漠稍須生绡石履四帶土缶僞端韋绔笑顔狎視諧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