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功竹帛”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将功績書寫在竹簡或絹帛等古代載體上,用以流傳後世。該詞由“書功”與“竹帛”兩部分構成:“書功”意為記錄功勳,“竹帛”代指古代書寫材料,合喻對功業的永久銘記。例如《後漢書·祭遵傳》記載:“生則寵以殊禮,奏事不名……死則疇其爵邑,世無絕嗣,丹書鐵券,傳于無窮”, 側面印證了古代以文字形式保存功績的傳統。
從語言結構看,“書”作動詞強調書寫行為,“竹帛”以借代手法凸顯載體的曆史屬性,整體形成對功勳傳承的莊重表達。現代漢語中,該成語多用于褒揚對國家、社會有重大貢獻的人物,例如“兩彈一星元勳的功績,堪稱書功竹帛,永載民族史冊”。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歸類為褒義成語,建議用于正式文體或曆史評述場景。
“書功竹帛”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字面與比喻義
該成語字面指“将功績書寫在竹簡和絹帛上”。因古代竹帛是重要書寫材料,故引申為将功勳載入史冊、流傳後世的比喻義。
2. 出處與背景
最早出自《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書功于竹帛”,是諸葛亮勸劉備建立功業時的表述,強調功績的曆史意義。
3. 語言特征
4. 使用示例
可用于描述曆史人物或重大貢獻,如:“張骞通西域的壯舉,足以書功竹帛。”
提示:該成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書面語境或曆史評述。若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三國志》原文或權威詞典。
阿公八經犇急别書缽多羅瓝槊不爽利布憲不消得蠶繭插架萬軸蚩蚩氓出群拔萃催迸厝言打拴大題小作登基殿廬餓理俸工服貢骾諒絓地廣義相對論黃鐘瓦缶蝴蝶泉節義井陉口金圖書絶席開春怐瞀斂邊林樹曆筭緑醑靡常蜜語甜言木匣衄折旁推擗約秦川清退清望日華如醉如夢三王城繩纓身色實迹缇纨頑匪王子表頑民遺賂詳文小佳寫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