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scend the throne] 就任或繼任王位
女皇于1918年登基
(2) 也說“登極”
(1).即帝王位。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三折:“後來 高祖 登基,傳到如今,國步艱難,一至於此!”《水浒傳》引首:“如今 東京 柴世宗 讓位與 趙檢點 登基。”《西遊記》第七一回:“當時 朱紫國 先王在位之時,這個王還做東宮太子,未曾登基。” 老舍 《茶館》第三幕:“皇上不是快登基了嗎?我先給您道喜!”
(2).借指反動頭子上台。 郭沫若 《反正前後》第二篇:“自 蒲殿俊 登基以後,各派勢力在暗中鬥争了十天,結果也就釀成了一場兵變。”
“登基”是漢語中一個專指君主或國家最高統治者正式即位的重要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多個維度解析:
1. 基本定義 “登基”指君主或皇帝正式繼承王位或帝位,成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該詞由“登上”和“基業”兩個意象構成,象征君主通過即位儀式正式開啟統治基業。
2. 曆史淵源 作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儀式,登基最早可追溯至周代。如《初刻拍案驚奇》記載嘉靖帝“年方一十五歲”登基的史實,清代小說《清平山堂話本》亦用“高祖登基”描述皇權更疊。
3. 現代延伸用法
• 政治領域:可指代新領導人就職,如郭沫若在《反正前後》中借指反動勢力上台
• 文化領域:可比喻行業權威的确立,如“在音樂界登基多年,成為一代宗師”
4. 具體形式分類
萌娘百科歸納了四種典型登基場景:
① 開國君主建立新政權的稱帝
② 通過神谕或民衆擁戴繼位
③ 合法繼承程式下的正統即位
④ 通過政變/篡位等非常手段奪權
5. 相關概念辨析
•登基 vs 加冕:前者側重即位本身(如坐龍椅),後者特指冠冕授予儀式
•登基 vs 登極:前者強調政治繼承,後者更側重權力巅峰的象征意義
建議對古代史或政治制度感興趣者,可進一步查閱《明史》等正史典籍,或參考《中國曆代帝王世系年表》等工具書獲取更系統的曆史案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