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言的意思、厝言的詳細解釋
厝言的解釋
進言。《隋書·後妃傳·炀帝蕭皇後》:“時後見帝失德,心知不可,不敢厝言,因為《述志賦》以自寄。”
詞語分解
- 厝的解釋 厝 ò 安置:厝火積薪。 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淺埋以待改葬:浮厝。暫厝。 磨刀石。 筆畫數:; 部首:廠; 筆順編號:
- 言的解釋 言 á 講,說:言說。言喻。言道。言歡。言情。言必有中(恘 )(一說就說到點子上)。 說的話:言論。言辭(亦作“言詞”)。語言。言語。言簡意赅。 漢語的字:五言詩。七言絕句。洋洋萬言。 語助詞,無義:
網絡擴展解釋
“厝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基本釋義
- 拼音:cuò yán(注音:ㄘㄨㄛˋ ㄧㄢˊ)
- 詞義:指“進言”,即向他人提出意見或建議。
2.語源與文獻例證
- 出自《隋書·後妃傳·炀帝蕭皇後》的記載:“時後見帝失德,心知不可,不敢厝言,因為《述志賦》以自寄。”
此例中,蕭皇後因顧忌未直接進谏,轉而通過賦文表達心志,體現了“厝言”在特定語境下的委婉性。
3.單字解析
- 厝:
- 本義為“放置”(如“厝火積薪”),亦有“停柩待葬”或“房屋”(閩南語用法)等含義。
- 在“厝言”中,引申為“提出、表達”之意。
- 言:指話語或言辭,此處特指向他人陳述觀點。
4.使用場景
- 多用于古代文獻,描述臣子、後妃等向君主進谏的行為,常隱含謹慎或委婉的語境。
5.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進谏、陳言、建言。
- 關聯詞:厝火積薪(比喻隱患)、浮厝(暫存棺柩)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厝”的其他用法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或曆史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厝言(cuò yán)一詞源于漢語,意為“言辭圓滑、巧言令色”。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厶”是一個繁體部首,表示人,意為人的樣子;“言”是另一個繁體部首,表示語言,意為說話。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厝言”這個詞。
根據筆畫的數量來分析,“厝言”這個詞共有8個筆畫。其中,“厶”部首有4個筆畫,“言”部首有7個筆畫,加上兩個橫筆,總共為8個筆畫。
“厝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背景。在古代,人們非常注重言辭和談吐的技巧,即使是表達某種意圖或目的,也需要圓滑巧妙,以避免得罪他人。因此,誕生了這個詞來形容巧言令色的能力。
在繁體字中,“厝言”被寫作「厝言」,采用了傳統的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演變過程中有所變化,但“厝言”在古代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它仍然是由兩個部首組成,采用相似的形狀和結構,隻是書寫風格上有些微的差異。
以下是“厝言”的一個例句:“這個政客善于厝言,總是能讓人心服口服。”
與“厝言”相近的詞彙包括“巧言令色”、“言辭華麗”等。
與“厝言”相對的詞彙包括“直言不諱”、“言辭直接”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