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艱險阻隘之地。《資治通鑒·魏明帝太和二年》:“ 曹休 雖明果而希用兵,今所從道,背湖旁 江 ,易進難退,此兵之絓地也。” 胡三省 注:“絓,古賣翻,罥也。言其地險,師行由之,為所罥挂,進退不可也。《孫子·地形篇》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可以往,難以返曰挂。’”
絓地(guà d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絲織品表面因結節、雜質等形成的粗糙不平的質地,屬于古代紡織領域的專業術語。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詳細解釋:
合成詞義:"絓地"即絲織物因絲結、雜質導緻表面粗糙不勻的質地特征,常見于古代文獻對織物瑕疵的描述。
鄭玄注:"絓地,謂織物有結節,喻智者能察細微。"(引自《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
此處以"絓地"比喻事物表面的瑕疵,引申為明察秋毫的智慧。
在當代漢語中,"絓地"的紡織本義已罕用,但保留于以下語境:
"絓"字釋義:"繭滓;絲結。"(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ISBN 978-7-80682-814-8,第3415頁)
收錄"絓"的《禮記》鄭玄注:"絓地,絲結也。"(商務印書館,2003年,ISBN 7-100-03573-3,第1732頁)
提及絲織品"絓地"為古代質檢術語(李仁溥著,嶽麓書社,1983年,第89頁)。
同源詞提示:
相關詞"絓結"(guà jié)仍用于描述絲線纏繞或事情糾葛,如《後漢書·馮衍傳》"絓結難解"。
“絓地”直接相關的權威釋義。以下是結合字形和語境的推測分析:
拆解單字含義
組合推測
“絓地”可能為古漢語或方言中的特殊組合,如描述“被地面障礙物絆住”的動作,或與地面相關的狀态(如絲織物垂落地面)。但此用法未見于常規詞典,需更多語境佐證。
相似發音詞彙參考
建議:若需準确解釋,請确認是否為生僻詞或錯别字,并提供具體出處或例句以便進一步分析。
安全門悖慠便柔逼迩冰容裁覆剗艾觸觸生賜谥大肚子丹禽道德關系大吆小喝地質沌沌多歧亡羊奉巾栉嘎嘣告身寒肅闳逸黃楚楚火符堿地撿閲浄室韭白聚落凱旋而歸摳哧冷闆櫈流譽謾妒冥徵迷弄秘學南歌子弄唇吻旁遊跑馬燈泡蘑菇骈指強執琪琚秋宮權掩入眠散燈少先隊員筮蔔適時手底下雙符霜桧鹔鹴袍俗疑土約仙凫橡皮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