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阿公的意思、阿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阿公的解釋

(1) 〈方〉

(2) [father-in-law]∶丈夫的父親

(3) [grandfather]∶祖父

(4) [old gentleman]∶對老年男人的尊稱

(5) [papa]∶爸爸

阿公要煮鹹,阿媽要煮淡

詳細解釋

(1).祖父。《南史·顔延之傳》:“嘗與 何偃 同從上南郊, 偃 於路中遙呼 延之 曰:‘ 顔公 !’ 延之 以其輕脫,怪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見呼為公?’ 偃 羞而退。” 元 無名氏 《争報恩》楔子:“[正旦雲]:‘你不是歹人,正是賊的阿公哩。’”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公》:“祖之稱公,其來最古……《南史》 何偃 呼 顔延之 為 顔公 ……此皆古人以祖為公之故實也。今 江 南人猶稱祖為公公。”

(2).女子稱丈夫的父親。 唐 趙璘 《因話錄·諧戲》:“ 衢州 視事際,有婦人姓 翁 ,陳牒論田産,稱阿公阿翁在日,坐客笑之。”原注:“下阿翁兩字,言其大父也。”

(3).對老年男子的尊稱。《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墓堆子裡漫應道:‘阿公,小四來也。’”《水浒傳》第二一回:“ 宋江 道:‘阿公,你不知道,我還有一件物事做一處放着,以此要去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阿公”一詞在不同語境和方言中有多種含義,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如下:

  1. 親屬稱謂

    • 丈夫的父親:常見于古代或方言中,如《水浒傳》提到婦人稱呼丈夫的父親為阿公。
    • 祖父:在閩南、潮汕、客家等方言中,阿公指代祖父,如福建、廣東、廣西部分地區使用此稱呼。
  2. 尊稱用法

    • 對老年男子的敬稱:古代文獻如《南史》《京本通俗小說》中,阿公用于尊稱年長或輩分高的男性。
    • 泛稱長輩或權威者:如《顔延之傳》中,通過“非君家阿公”體現對家族長輩的指代。
  3. 方言特殊含義

    • 父親:少數方言中(如部分吳語區),阿公可指代父親。
    • 其他親屬:個别地區可能擴展用于其他男性長輩,但需結合具體方言環境判斷。

補充說明
該詞含義需結合語境和地域區分。例如《水浒傳》第二十一回中,宋江稱老年人為“阿公”體現尊稱,而閩南人則明确用于祖父。如需更詳細方言分布或曆史演變,可查閱《漢語方言大詞典》等專業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阿公

阿公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詞。下面是一些相關信息:

意思:

阿公通常指的是一個人的爺爺、外公或曾祖父。

拆分部首和筆畫:

阿公的部首是阜,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阿公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是一種親切、尊敬的稱呼方式。

繁體:

阿公的繁體字為「阿公」,沒有特别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将"阿"寫作"安",将"公"寫作"工",但通常仍保持着相似的發音和意義。

例句:

1. 我的阿公今年已經九十歲了。

2. 阿公對我的成長影響很大。

組詞:

阿公并沒有組成其他詞語的常用形式。

近義詞:

爺爺、外公、祖父。

反義詞:

阿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