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民的意思、頑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民的解釋

(1).本指 殷 代遺民中堅決不服從 周 朝統治的人。《書·畢命》:“毖 殷 頑民,遷于 洛邑 ,密邇王室,式化厥訓。” 孔 傳:“惟 殷 頑民,恐其叛亂,故徙於 洛邑 ,密近王室,用化其教。”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十:“‘ 武王 克 商 ,遷九鼎于 洛邑 ,義土猶或非之。’義士即《多士》所謂‘遷 殷 頑民’者也。由 周 而言,則為頑民;由 商 而論,則為義士矣。”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編第一章第二節:“ 殷 人被征服了以後事實上是作了奴隸,他們算是受盡了輕視和虐待的, 周 室的人稱他們為‘蠢 殷 ’,稱他們為‘頑民’,一直到 春秋 戰國 的時候都還把他們的後人當蠢人看待。”後泛指改朝換代後仍效忠前朝的人。 宋 歐陽修 《晉祠》詩:“頑民盡遷高壘削,秋草自緑埋空垣。” 清 戴名世 《王學箕傳》:“況 明 統三百年之久,豈可無一義士,四海之大,乃不許有一頑民哉!” 魯迅 《呐喊·頭發的故事》:“頑民殺盡了,遺老都壽終了,辮子早留定了, 洪 楊 又鬧起來了。”

(2).愚妄不化的人。 唐 歐陽詹 《回鸾賦》:“于時厥有頑民,從愚至逆。”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健訟之誤》:“凡謂頑民好訟者,曰‘嚚訟’,曰‘終訟’,可也。”《老殘遊記》第七回:“小盜則隨時隨地無賴之徒,及失業的頑民,胡亂搶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頑民”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和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頑固不化、難以教化或不肯歸順的民衆。該詞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常用于描述那些在政治變革、朝代更疊或社會規範推行過程中,堅持舊有立場、拒絕接受新秩序或新思想的群體。

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和學術研究角度對其詳細釋義進行闡釋:

  1. 核心釋義:頑固不化之民

    • 此為該詞最基礎和最常用的含義。它強調這部分民衆思想保守、固執己見,對新事物、新觀念或新統治者的教化、命令表現出強烈的抵觸和不服從。
    • 來源依據: 權威漢語工具書如《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收錄此義項,釋義為“愚妄不化的人;不服從統治的人”。
  2. 曆史語境特指:殷商遺民(周代語境)

    • “頑民”一詞在早期文獻中,尤其是周代曆史語境下,常特指商朝滅亡後,那些不肯臣服于周朝統治的殷商遺民。周人視這些堅持商文化、懷念故國、甚至可能圖謀複辟的遺民為難以馴服的“頑民”。
    • 此義項具有特定的曆史背景和指向性。
    • 來源依據: 該用法可見于古代史籍及後世研究。例如,《尚書·多士》篇(雖未直接使用“頑民”一詞,但内容針對殷遺民)及後世注疏常被引用作為理解此義的背景。現代學者在論述周初社會結構時也常使用此概念,如曆史學家許倬雲在相關著作中讨論過周人對殷遺民(即所謂“頑民”)的安置政策。
  3. 引申義:泛指不合時宜、守舊之人

    • 在更廣泛的語境下,“頑民”可引申指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環境中,那些固守陳規陋習、拒絕接受進步思想或時代潮流的人。他們被視為社會進步的阻礙者。
    • 來源依據: 此引申義在近現代文學、政論及社會評論中時有出現,用以批評保守勢力或落後思想。語言學著作在分析詞彙語義演變時也會涵蓋此類用法。

“頑民”一詞的核心在于“頑”,即愚頑、固執、難以改變。它主要用于形容那些在思想上拒絕接受教化、在行為上不服從統治或社會規範的人群。其最著名的曆史特指是周初的殷商遺民。在現代漢語中,雖使用頻率不高,但仍可用于形容極端保守、抗拒變革的群體或個人。其貶義色彩濃厚,使用時需注意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頑民”是一個具有曆史演變和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行為頑固、不聽勸告的人,由“頑”(固執)和“民”(人民)組成,形容堅持己見、不願接受外界意見的群體或個體。


二、曆史淵源與演變

  1. 原指殷商遺民
    周朝建立後,部分殷商遺民拒絕臣服,被周人稱為“頑民”。《尚書·畢命》記載:“毖殷頑民,遷于洛邑”,即周朝将這些人遷至洛邑以加強控制。郭沫若在研究中提到,周朝對殷人存在歧視,稱其為“蠢殷”“頑民”。

  2. 引申為“效忠前朝者”
    後世用“頑民”泛指改朝換代後仍效忠舊政權的人,如宋代歐陽修《晉祠》詩雲:“頑民盡遷高壘削”。

  3. 泛指愚妄不化之人
    唐代以來,“頑民”也指代頑固、難以教化的人。例如《老殘遊記》中描述:“失業的頑民,胡亂搶劫”。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概念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避免混淆曆史與現代用法差異。如需深入考據,可查閱《尚書》《老殘遊記》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隘庳白部襃序八隅操奇恻怆巢傾卵破塍埒怵惕恻隱慈忍逮考當喪點種定實鼕鼕短景多奈獨奏州飛屋感發閣揭乖踳挂拍喊呀豪分虹旍闳言崇議槐子虎穽虎溪齎具緝睦精熟錦文雞黍期酒醪骥子龍文絶亡考省姥姥蘆菔萌牙民樂齧啃清第熱室肉醬澀于言論商弦山茱萸設辨聖人飾讓施設驷黃讨度萬流景仰晚些小阮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