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緑醑的意思、緑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緑醑的解釋

綠色美酒。 唐太宗 《春日玄武門宴群臣》詩:“清尊浮緑醑,雅曲韻朱弦。” 宋 蘇轼 《谒金門·秋感》詞:“孤負金尊緑醑,來歲今宵圓否?” 明 陸采 《明珠記·雪慶》:“似今日悶撥紅爐,知何日同斟緑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緑醑”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緑”(異體字,同“綠”)和“醑”組成,指代綠色的美酒,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以下為具體解析:

  1. 字義分解

    • 緑:即“綠”,表顔色,古漢語中常以植物色澤形容酒液,如竹葉青等酒品呈現的碧綠色調。
    • 醑(xǔ):《說文解字》釋為“莤酒”,即濾酒去渣,後引申為美酒的代稱。如《本草綱目》載“醑,美酒也”,指經精細釀造的酒液。
  2. 文獻用例

    該詞多用于詩詞,如宋代趙長卿《醉蓬萊·端午》中“滿酌霞觞,願年年今日,長對華筵,彩衣榮衮,斓斑戲舞。綠鬋朱顔,祥雲四照,金尊注醑”,以“綠醑”指代宴飲中的佳釀。

  3. 文化關聯

    古代綠色酒液多由植物浸制,如艾酒、菖蒲酒等,兼具飲用與藥效功能,常見于節令習俗,如端午飲菖蒲酒驅邪。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舘,1993)、《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全宋詞》(中華書局,1999)。

網絡擴展解釋

“緑醑”是古代詩文中的雅稱,指綠色美酒,常用于描繪宴會、感懷等場景,具有文學意象。具體解析如下:

  1. 字詞構成

    • “緑”同“綠”,指顔色,可能形容酒液清透泛綠的色澤;
    • “醑”本義為濾去酒糟的清酒,後泛指美酒,如《玉篇》釋為“美酒也”。
  2. 文學用例

    • 唐太宗《春日玄武門宴群臣》以“清尊浮緑醑”表現宴飲雅趣;
    • 蘇轼《谒金門·秋感》借“孤負金尊緑醑”抒孤寂之情;
    • 明代陸采《明珠記·雪慶》用“同斟緑醑”烘托雪中慶賀氛圍。
  3. 文化内涵
    該詞多用于詩詞曲賦,通過酒的色彩與清醇特質,寄托文人雅士的情思,或渲染宴樂場景的精緻感。需注意古代“綠酒”可能并非字面綠色,而是對酒液澄澈的文學化描述。

因該詞屬生僻古語,現代使用極少,建議結合具體詩文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據,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卑微裨屬澄泊成議稱寃吹喣唇齒相須村妓大合唱丹裳單弦得勿丁甯獨當頓锉二次方程豐上削下格棱宮邑駭澀韓王殿賀禮環比檢閱金飙警宵金陵爵列開筆口出大言連行籬棘馬師眉诩蒙昧無知盟契耐勞鬧穰穰逆芽破巢餘卵诎志認做猞猁私史蘇杭條冰剃度讬避馱毧外候網罭未申畏事為着僞字蝦菜飨燕陷落崤坂溪峒